刘吉祯:安家乡村办医院

位置:首页 >> 军创楷模

刘吉祯:安家乡村办医院

人物简介:

刘吉祯,济南济明医院院长,副主任医师。山东德州人。中共党员。1956年3月出生于医学世家。1974年12月入伍。1980年毕业于解放军广州第一军医大学。济南军区司令部门诊部原主任,上校军衔。2002年自主择业,携全家扎根农村办医院,用祖传的“整脊疗法”治疗颈椎、腰椎及骨伤后遗症,手法独特,疗效显著。他还是“房氏疗法”的唯一传人,用该疗法治疗烧伤、烫伤时间短、无痛苦、无疤痕,堪称医界一绝。

微信图片_20200422114003刘吉祯自2002年从部队转业之后,选择了自主择业到农村办院行医的人生之路。4年多来,他满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用自己的所学之长,全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先后门诊病人20000多人次,出诊病人2000多人次,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受到了当地村民由衷的爱戴和赞扬。今年“七一”,他被所在街道党组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到缺医的农村去”

4年前他被确定转业后,最初想在繁华的市区开个门诊部。他对市区的医院、诊所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出了一个结论:市区居民既不缺医,也不缺药。于是,他否定了自己的这个想法。

不久,一件刻骨铭心的事,促使他下定了去农村办院行医的决心。

他的妻子家在济南郊区党家庄镇,因为这个缘故,加上他有祖传的“绝活”,附近不少村民慕名登门找他看病,都亲切地称他为“刘军医”。一次,他为一位50多岁的妇女检查出了高血压和心脏病,没想到回到村里因治疗不当,在打吊针时致死。作为一个医生,他听说后感到很内疚、很痛心。

刘吉祯再也坐不住了,他到当地几个村转了转,找一些村民了解情况,发现村里药品并不缺,缺的是医疗设施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医生!

在回家的路上,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农村的父老乡亲啊,到现在还缺医!我是党培养多年的医生,没有理由不到他们身边去!

他把去农村办院行医的想法跟妻子一说,立即引起了妻子的反对:“人家是从农村往城里跑,你却放着城里不呆往乡下钻,年龄又这么大,你这不是犯傻嘛!”

犯傻就犯傻吧!下决心到缺医农村去的刘吉祯谁也没拦住。

刘吉祯来到济南市西郊的杜庙村,向村委会和党支部谈了到农民身边办医院的想法,得到了大力支持,双方很快就签订了有偿使用8亩土地建医院的协议。紧接着,刘吉祯把自己的转业费和家里的积蓄全部投到了建楼房、买设备上,钱不够,就向亲朋好友借。不久,一座崭新的乡村医院就在杜庙村旁矗立起来,B超、心电图仪、X光机、化验仪器等医疗设备都安装起来了。

2002年3月5日,在纪念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39周年的日子里,刘吉祯创办的济明医院挂牌开张了。他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是为了告诫自己一辈子都要学雷锋、当雷锋。之所以冠“济明”二字,“济”是悬壶济世之意,又是刘吉祯“吉”的谐音。“明”,取儿子刘怀明最后一字,寄希望当时还在部队服役的儿子将来与自己一道为农民服务。

“全家都搬到农村住”

刘吉祯在部队时住着一套很好的楼房,他觉得离农民太远,就在新建的医院后面建了几间平房。他对全家人说:“为村里的父老乡亲服务不能三心二意,咱全家都要搬过去住。”

妻子张兆莲在市立五院当护士长,那里有一套住房,住在那里上下班都方便。张护士长虽然不情愿,但把丈夫一人撇在农村不忍心,就跟着丈夫回农村的家里住。除了到五院正常上班外,每逢休班,她就回到家里帮丈夫忙里忙外。

就在济明医院开办的当年底,儿子刘怀明也从部队退伍,刘吉祯自费送他上了医学院学习。刘怀明获得毕业文凭和行医资格后,刘吉祯对儿子说:“你老爹在农村干,你得回来帮忙。”于是,儿子也学着老爸的样子放弃政府安置,走上了自主择业之路,爷俩成了同为农民服务的“父子兵”。

儿子进了农村的家,儿媳妇也紧跟着进了“农门”。就这样,全家人都投身于农村的医疗事业。

“当年查出30多个癌症”

谈到在农村办院行医的体会,刘吉祯感触最深的就是“当年查出30多个癌症!”可刘吉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又一次感到深深的内疚和心痛。

当地有个包工头的妻子,50多岁,干咳了半年老当感冒治。刘吉祯检查后认为不是感冒,就让她到城里医院做CT肺部检查。她一连去了三次,见做CT花钱多,三次去都只是拍了X光片。刘吉祯就一再作说服工作,终于催她去做了CT检查,结果确诊为肺癌。由于及时发现作了手术,避免了病情的发展。

本来就应早发现的癌症经再三催促才得以检查发现,刘吉祯想了很多很多。在同村民频繁接触过程中,他发现农村不仅缺医,更缺“防”,村民预防疾病的意识很淡薄,防病知识很缺乏。常常是无病时不妨病,有了小病不在乎,有了大病就扛着,实在扛不住了才去医院,结果往往小病酿成大病,大病酿成难治之症。每每想到这些,刘吉祯感到为农民防病保健的责任格外沉重。

医界自古以来就有一句名言,叫做“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说得是高明的医生防病重于治病。刘吉祯深明此道,无论是门诊还是出诊,都结合病情向患者和家人宣传卫生防病医疗保健知识。他觉得只在家门口宣传远远不够,于是,他迈开双脚,一村又一村地宣传起来,周边26个自然村处处留下了他的身影,留下了他传播的防病保健知识。

“让农民既治好病又省钱”

在部队从医时,刘吉祯就对医院滥收费深恶痛绝,来到农村后更切身感受到了农民要求改变“看病贵”现状的强烈呼声。他对家人说:“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把医院真正办成老百姓自己的医院,让农民在这里既治好病又省钱。”

刘吉祯说到做到,在一个个病人身上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微信图片_20200422114009槐荫区朱庄村村民李开荣,2004年12月的一天,70岁的他突患急性心梗并发心功能不全,刘吉祯闻讯赶到病人家中一连抢救了3天,把病人从死神那里拉了回来,又经过20多天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病人痊愈,自己从家中步行来医院表示感谢。病人家属算了一笔账,刘吉祯仅收了700元的医药费,而到城市大医院抢救住院起码也得花上万元。

去年5月的一天,长清区明庄村村民于希芬因受凉感觉颈部不适,到本村卫生室外敷膏药后病情未见好转,来院就诊时左上肢麻木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经检查确诊为椎间盘膨出及椎管狭窄。刘吉祯以独特的整脊疗法进行治疗,3天后症状明显改善,治疗7天后患者痊愈。半年后随访,患者无颈部不适,愈后良好。据患者本人讲,没想到刘院长医术高却收费低。

今年8月的一天傍晚,医院所在地杜庙村65岁的刘家俊老大娘在地里干活时突然晕倒,家人随即送来医院。刘吉祯经检查诊断为脑梗塞,病人已出现偏瘫症状。经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精心治疗,老人12天就痊愈了。病人家属算了算,刘吉祯收取的费用只有大医院治疗同类病费用的十分之一。

刘吉祯怀有祖传的“整脊疗法”,主要靠双手推拿按摩,治疗颈椎、腰椎及骨伤后遗症很有成效。农村患腰腿痛的多,刘吉祯几乎天天都用此法为村民疗疾祛病,一次就得一两个小时,天长日久,他的手掌都磨起了一层厚厚的老茧。

刘吉祯算了一笔账,他到农村办院行医4年多来,与到城市大医院看病相比,他为农民节省药费60000多元;节省B超、放射、心电图、化验等检查费12000多元;一次性手术治愈混合痔、肛裂、肛瘘,节省治疗费30000多多元。此外,他还抢救急危病人300多人次……

“当了‘传人’更要好好为老百姓服务”

离刘吉祯医院不远的长清城南,有位名叫房士贵的78岁老中医,抗战时期参加八路军在太行山上打过日本鬼子。他怀有治疗烧伤愈合快、不留疤痕的绝招。从耳闻目睹中,他了解了刘吉祯的为人,夸奖他说“你这个人很好”,就言传身教把这个绝招传给了他。刘吉祯深受感动,决心不负老前辈厚望,当了“传人”更要好好为老百姓服务。

今年6月2日,党家庄镇南张庄村的张宝山因工作不慎左上肢挠侧被电气焊烧伤,面积有50?5厘米那样大,临床诊断为左上肢挠侧三四度烧伤。经刘吉祯采用“房氏疗法”治疗12天后痊愈。随访结论是:局部无疤痕形成、无功能障碍。

今年8月13日下午,在当地打工的安徽籍民工聂志亮,因天气炎热脱掉了工作服,在将一盆凉水泼入燃烧焦碳降温时,造成躯干、腹部、四肢热气烫伤,当即休克,急送院抢救。刘吉祯诊断为深2度烧伤,面积约40%,采用“房氏疗法”治疗15天后出院。他还到聂志亮打工的厂家,说服老板为聂志亮解决了1000多元的医疗费。聂志亮出院时,眼含感激的泪花,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在济明医院周围的村子里,从老人到小孩还像他在部队时那样喊他为“刘军医”。老百姓习惯于这样称呼他,是因为刘吉祯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位保持了军人本色的贴心医生。

  (本文原发布2007年军创网,因网站历经多次升级而丢失,现重新登载)

首页】【关于我们】【管理团队】【合作发展】【免费注册】【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六里山路20号  邮编:250002 电话:总编:18660138095 通联:15966693935

客服QQ: E-mail:junchuangwang@126.com  法律顾问:花福洪

 鲁ICP备20210051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