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红军》第三十五章 花蕊在黎明前凋谢

作者:李文庆 来源:军创网 
时间:2016/9/5 浏览:2592

“驾!驾——”山路上,三匹快马奔驰在起伏的山梁上。骑在马上的人都一身的陕北人打扮。

“看,是不是敌人的骑兵又来了?”山坡上,正在行军的花娃首先发现了情况。

“不像。国民党的骑兵怎么这么个打扮?”近旁一个红军战士判断着。

“你们是中央红军吗?”骑马而来的人老远就喊着。

“他们是陕北人!”谢仁德马上作出判断。

花娃问:“你怎么知道?”

“我媳妇家的长工就是陕北人。”谢仁德毫不怀疑自己的判断。

说话间,那三个骑快马的人已经来到眼前。

“请下马。你们是什么人?”一个红军战士上前拦住来人。

“我们要找毛泽东同志。”来人中领头的那个人边下马,边指名道姓地说。

“我就是毛泽东。”毛泽东来到跟前,上下打量着来人。

陕北来人首先朝毛泽东敬了一个军礼,然后说:“报告毛泽东同志,刘志丹同志派我们来接应你们。这是刘志丹同志写给您的信件。”

“噢?”毛泽东又惊又喜,接过信件迅速阅读着。

“恩来,快看——”毛泽东看把信件,递给周恩来。当即登上一个高坡,朝在场的所有红军战士喊着:“同志们,我们就要到陕北根据地了!陕北的红军派人来接应我们了!!”

“噢,红军万岁!”

“胜利万岁!”

听了毛泽东的话语,所有的红军战士们顿时呼喊着,跳跃着,继而相互拥抱在一起……

“毛主席,我们胜利了吗?”梨花拉着毛泽东的衣角问道。

毛泽东亲切地抚摸着梨花的小肩膀,说:“是啊,我们就要胜利了。”

“噢,我们胜利喽——”花娃、小榔头、梨花围绕在毛泽东、周恩来身边,忘情地呼喊着。

谢仁德没有狂呼,他只是直勾勾地看着毛泽东。

毛泽东好像意识到什么,便用和蔼的口吻对他说:“怎么,你还在担心自己受审查吗?”

“不。我觉得你的衣裳该洗了。”谢仁德直白地对毛泽东说。

 

荒山秃岭之间,红军队伍在疾行。

队伍中,小红军们已经口干舌燥,饥渴难耐。

“这儿的路过沟比南方过河还要难,上上下下那么远,真累人!”从不叫苦的花娃也有点儿顶不住了。

小榔头的嗓子开始嘶哑了:“哎哟,我真渴得不行了,再不喝水我的嘴里就要起火了!”

花娃环视周围:“这地方干得连草都不长,看着真难受!”

谢仁德介绍说:“这儿的水比金子还贵。”

小榔头:“现在谁要给我一口水喝……我给他一块大洋!”

梨花笑眯眯地说:“嘿嘿,榔头哥就会吹牛,你拿出一个大洋来我看看?”

小榔头回答:“我现在没有,我将来再给他。”

梨花又问:“这话当真?”

小榔头:“当然!我小榔头从来说话算数儿!”

“那好,给你——”说着,梨花把水壶从身上取下来递给小榔头,小榔头不在意地拿过去晃了晃。突然,他的手停住了——他听见梨花的水壶里,竟然传出了银铃般的响声!

“梨花,你还留着水哪?!”小榔头简直被惊呆了。

“什么?梨花的水壶里还有水——”花娃、谢仁德也都被惊呆了。

梨花轻轻地说道:“我留着没喝。我知道你们爱出汗,到时候一定会口渴的。”

梨花说话的声音如同泉水一般的清凉,令人为之心醉。

梨花催促着:“榔头哥,你愣着干吗?快喝吧,记住将来还我一块大洋。”

小榔头拿着水壶,吧嗒吧嗒嘴,很是舍不得喝。

“哎呀,你快喝,让花娃哥谢仁德也喝点儿。”此刻的梨花成了“指挥员”。

小榔头拿起水壶,在嘴边儿轻轻沾了一下,随后递给了花娃。

花娃拿过水壶迟疑地在嘴边沾了一点儿,尔后递给谢仁德。

谢仁德接过水壶,没有放在嘴边,而是倒出一点儿水,抹了一把脸。

“看你们,喝水就像是在喝酒!”梨花饶有兴趣地看着小伙伴儿们。

水壶又传回到小榔头手里,小榔头把水壶还给梨花。

梨花接过水壶,仔细地拧好盖子:“我替你们拿着,谁想喝就来找我。”

此时,花娃、小榔头、谢仁德目不转睛地看着梨花的动作,好像在做梦。

梨花见他们三个人痴呆呆地样子,觉得很好笑。可当梨花脸上露出笑意的时候,花娃他们三人更觉得像是在神话里一样。

“花娃哥,将来革命胜利了,咱们就在这里种树种草,那时候路过这里的人就不会这么渴了。”梨花指着周围憧憬着。

“嗯!”花娃依旧盯着梨花,他好像从来没注意,梨花长得这么美。

“榔头哥,将来就在这里种梨树,又好看又遮荫,树上的梨还能吃。”梨花又说道。

“哎!”小榔头同样没多说什么,他也在盯着梨花。

“这里的地可比咱家乡多多了,你看看,这山上山下都能种——”梨花说着话,轻盈地走到山梁上,朝四周望着。

就在这时,附近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随后响起了“叭叭”两声枪响。

“小心,敌人的骑兵——”一个红军战士大声喊着,急忙跑上前去掩护梨花,又一阵激烈的枪声,那个红军战士中弹了——

“快打呀,敌人的骑兵来了——”梨花大声喊着,连忙去救治中弹的红军战士。

这时,远处的枪声再次传来,梨花也中弹倒下了——

看见梨花倒下了,小榔头第一个冲上前去救护梨花。

花娃则拔出手枪,对着敌人骑兵跑走的方向快速射击。

“反动派,我X你妈!你们还我的梨花妹妹——”小榔头怀抱着满脸是血的梨花,愤怒至极。

马蹄声渐渐小了。敌人的骑兵在骚扰红军以后,旋即跑走了。

“梨花,梨花你醒醒!”花娃拉着梨花的手,急切地喊着。

梨花紧闭双眼,静静的躺在那里。

“梨花……我的好妹妹……你不能死啊……你不能扔下哥哥就走了——”相依为命的梨花突然牺牲,小榔头陷入了极度悲伤之中。

 

不一会儿,山梁上堆起了两座坟头。红军战士们刚刚掩埋了牺牲的战友。

在梨花的坟前,谢仁德一块小木板制成的墓牌上,写上了“红军战士梨花同志之墓”的字样。

花娃把梨花水壶里的水洒在小坟堆上。

小榔头把梨花的红军帽,摆放在坟堆上。

他们的耳边似乎又传来梨花甜美的歌声:   

“哎哟哟来,

梨树上的梨呀蜜一样甜,

我唱个歌子嘞,你喜欢。

梨树扎根呀黑土地,

血汗珠子嘞,来浇灌。

待到满山梨花雪样的白,

血汗珠子嘞,也淌完了哟……”

 

193510月中旬,中央红军来到陕甘宁交界处的老爷山,老爷山上伫立着一座火石红砖砌成的古庙。当红军来到这里的时候,发现这深山寺庙里,竟然香火缭绕,且有木鱼声不断传出。

花娃、小榔头、谢仁德来到庙前,他们对眼前的景象很好奇。这时,从庙里走出来一个上了年纪的和尚。

“哎,你们快看……”小榔头喊了一声。

花娃马上制止:“小榔头,别乱咋呼!”

这时,毛泽东、周恩来、红军首长们也来到这里。

一个红军首长说:“呵,这里的香火还挺旺嘛!”

另一个红军首长说:“乱世之时,莫如遁入空门呀!”

周恩来感叹道:“只怕佛门也难抵乱世呀!”

毛泽东却说:“佛家劝善济世,也是功德无量了。”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此时,一个慈眉善目的方丈来到毛泽东等人面前。

毛泽东上前躬身施礼,说:“方丈师傅,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地,多有搅扰,还望多多包涵。”

方丈回答说:“哪里哪里!贵军乃仁义之师,贫僧早有耳闻。”

毛泽东:“请问方丈,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

方丈说:“这个地方叫鸡鸣三省。”

“噢,我们曾经过一个‘鸡鸣三省’,是在云贵川的交界处的扎西。现在陕甘宁的交界处,我们又经过一个‘鸡鸣三省’,没想到竟然有如此巧事儿。”毛泽东一下子来了兴致。

方丈情绪也很高:“不是巧事儿,是好事儿!时值我华夏外患内忧并存之日,贵军以黎民百姓福祉为己任,勇赴国难,驱除倭寇,正所谓‘雄鸡一唱东方亮’啊!”

“雄鸡一唱东方亮,”周恩来闻听此言,马上说“方丈有所不知啊,我们主席的名字就叫泽东呢!”

方丈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如此说来,我该日夜为红军祈福诵经了。”

毛泽东建议说:“方丈,让我们一起为中国的民众祈福吧!”

此时庙内钟鼓齐鸣,诵经声如吟如唱。

 

就在毛泽东等人在老爷山与僧人畅谈的时候。在国民党西安行营里,蒋介石却是一脸的闷闷不乐。“我军连日追剿,日行数十里,不得一饱, 且时届严寒,棉服不发,饥寒交迫,疲蔽已极……”前线来的电文让他苦笑不得。

“我军日行数十里,不得一饱?那毛泽东从江西到陕北他吃饱过几回!我军时届严寒,棉服不发?那红军穿着单衣爬过数千米的大雪山,他们不冷?!我军饥寒交迫,疲蔽已极,我们才走了几步路?人家红军走了两万五千多里了,难道人家不疲惫?不冷?不交迫?!”此时的蒋介石对自己的军队真个叫心灰意冷。他心里想:算了……现在说什么晚了。往后就让张学良和毛泽东去搞吧。我还是回南京去吧……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鼎峰中心大厦第30层3002室
通联:15966693935 客服热线:0531-8237-7011
E-mail:junchuangwang@126.com  法律顾问:花福洪
 鲁ICP备2021005176号
网站首页 TOP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