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军创文艺

石匠大师

作者:王军 来源:军创网 
时间:2023/12/24 浏览:5172

1

    近日游西安,看了碑林公园。

    那些耳熟能详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张旭、苏轼,欧颜柳赵等等,均有真迹石碑于此。国宝林立,令人目眩。

    正参观时,遇一书法高人,向一群观众介绍着:“看,颜真卿这个字,中宫收得多紧”“飘逸、洒脱”“铁划银钩”云云。有免费的专业讲解,乐得跟着借光了。

    听着看着,思绪乱飞,我不由冒出一句:“字写得是好,可也得石匠刻出来呀!”

    高人低头琢磨几秒,转身离去。

    我真不是故意捣乱。

    我只是想:历代书法大家们的作品,留在竹简、纸上或绸缎上的是有,但大部分都是刻石而留,越久远越是如此吧?

    千百年来,伴随着晨钟暮鼓,石匠们斧凿叮当,将笔墨佳作镌刻入石。笔、墨、纸交融形成的艺术,竟能通过锤、錾、石得以再现,不能不令人叹服。

    石匠们难道就没有艺术造诣吗?他们要是没有艺术造诣,那把大师钢筋铁骨之字,刻成歪歪扭扭也未可知。

    所以,如果书法家的造诣是煌煌千秋,那石匠们的心血则是灼灼万代。

    石匠热爱自己事业。他们从心底仰慕大师,全身心地揣摩那一笔笔的神韵之处,将爱凝于锤头刀尖,精雕细作,形神兼备,得以让人们欣赏临摹,拓印扩散,传承千秋。

    石匠有精湛的技艺。他们运用自己手中的锤头、錾子如同书法大家执笔运毫一般,在先贤与后代之间架设桥梁,引导人们走进久远厚重的历史,去感受艺术,从而理解和传承文化。其技艺之高,惊为天人。

    石匠有甘做无名英雄的境界。书法大家的名字如雷贯耳,普通石匠的名字从未见过。石匠们明明知道所刻碑石之上,并不留下自己的名字,却没有弃锤抛錾而去。

    一个民族,因独有文化代代传续而区别于其它民族。

    石匠们凿石传艺,就是传承文化的大师。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鼎峰中心大厦第30层3002室
通联:15966693935 客服热线:0531-8237-7011
E-mail:junchuangwang@126.com  法律顾问:花福洪
 鲁ICP备2021005176号
网站首页 TOP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