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炎:艰苦创业马兰山 成功养殖“藏香猪”
编者按:今天发表的这篇文章,是从军旗下走来的创业者周炎自己撰写的创业故事,读来感人至深。他的创业经历,可谓艰难困苦至极;他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令人敬佩不已;他的创业故事,堪称现代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奋斗创业进行曲。
2002年底,当兵八年的我向组织再三要求下离开部队,将自己几年的积蓄又让父母给添了点在开发区订了三套房子。办好手续就回了老家,这是当兵八年来第一次陪父母过春节,也是第一次放松内心紧绷八年的那根弦。
备尝艰辛 选择了一条走进荒山创业路
春节过后回青岛,开始了我的创业梦想之路。因当时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出,我觉得原生态农业是以后的发展之路。选地在哪?当时政府主要是发展西海岸,就开始围绕黄岛、胶南两带寻址。我当时租住在开发区一村民家的南房,每天往返于胶南黄岛之间寻找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有路开车,没路步行,最后连我租房的房东也陪我一起四处查看。
他是本地通,熟悉黄岛、胶南一带的情况。一次,走到杨家崮村那边有块山地感觉不错,就去找村领导了解情况,刚推开门一进村长院子,“呼”一声窜出一条一人来高的大黑狗。因小时候有过被狗咬过的经历,我不顾一切转身往外跑,正在关门时狗也扑了过来,幸好门也关上,吓得我心脏都快跳出来了,等村长家属把狗拴好接我进去后内心也无法平静。听村长介绍本村山林地的情况后就决定放弃。事后,回想刚才的一幕心还在怦怦直跳。
还有一次走山路,把发动机油底壳碰坏,机油漏了一地,找拖车也进不来,连掉头的地方都不好找。幸亏在部队学车时也学了点修车的技术,干脆自己走下山买来工具和配件,打着手电筒忙了起来,修理完后已到了凌晨一点多钟。
一连看了几个地方,总觉得不尽如人意。有的虽然面积够大,但环境给人感觉不是很舒服。有的交通很差,只能步行过去。还有的是在山的一侧或是背面,光照不理想。
就这样,经历了三个月的打听、找寻后,在一位石匠的指引下来到了北安子村。当时村长不在家,会计带我来到马兰山,进山的羊肠小道也就咱这部队出来的驾驶技术能通过,走到实在走不动了只能停下来步行再走。放下车经过村会计给介绍这里的情况,自己再一观察,心里暗喜!这不就是我想要的梦境啊!这样,我与北安子村委谈判后,又继续考察令人其他地方。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心里只能容纳下马兰山了。最后,选择了马兰山作为自己的创业基地。
办理完山林地手续已经到了11月份。当时没有住房、没路、没水、没电,空空如也,地地道道的一座荒山,就连生产农具也没有。
先解决住的地方。联系了砖瓦、门窗、木头等,可这些建材往里面运是个问题。大车进不来,只能用三轮车一点点地往里倒,三轮上不来我就和工人一起往上搬,白天建房子,晚上趁着月光修路。记得有一天晚上10点多钟,又累又饿实在也干不动了,没办法,只好拿出这些天一直在享用的方便面。就在我捡些木柴架起快壶烧水时,忽然听到远处传来 “吘” 的一声,我心一下提到嗓子眼。从来没有听到过这种声音,不会是狼吧?狼不能是这种叫法呀,整个大山就我一人,心里好是害怕。我顺手拿起镐头慢慢顺着声音来源的方向寻找,心想如果是狼的话一只我还能对付,多的话还不得吃了我啊!心里越想越怕,往哪躲啊?房子才盖到半人高且连门都没有。还是往车上躲吧!刚走出几步又听到一声,而且更近了,好像是在天上。我又仔细听着第三声又远了些,是在飞着,应该是一种鸟。这回我放下心来,继续烧水吃面。就这样,我用了两个晚上再加上一个白天就把路修好了。虽然大车进不来,人工加力勉强地能将三轮车开进院子里来,石头、水泥、砖、檩条、瓦都能运进来,这就省了很大力气。
没电怎么办?从村里拉电过来得有1500米,让专业人员计算来到这里的电压不到180伏,电器带不起来。后来,朋友介绍有生产风力发电机的厂家,我就找到厂家订了一台风力发电机,环保又节能,也符合国家政策,呵呵。
水怎么解决呢?不能老是吃河沟里的水啊!那里面牲畜有时也去喝。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我将离家最近、据说从未干过的一处泉眼挖到一米多深的石头处,水就呼呼直冒,品尝一下甘甜爽口。然后,就用水泥砌成直径2米的水池,上面封顶,挖渠道引入室内,从此喝上了安全健康的山泉水。后来听说,十几年前一个患气管炎的村民来这看山,十步一歇地推着二百多斤粮食下山,在这生活十年没有吃药就喝这个水病就好了,看来咱得去化验化验这个水的水质了。
基本的生活条件完善后也到了植树的季节。我们从安徽引进了日本甜柿、龙爪果、李子、石榴,从陕西引进核桃、山楂、桑葚、猕猴桃,从江西引进红豆杉、香樟、五角枫、黄栌,在当地买来紫薇、樱花、雪松、木菊、杜鹃、紫叶李、樱桃等树苗,请来战友、朋友,和当地村民一起开始了荒山的绿化工作。植树要浇水,这么多树苗用水出了问题。由于山里没有路车辆进不来,我就一边安排人工担水浇树,一边开挖山上的泉眼。可是,泉眼挖开后水量太小也解决不了太大问题。那时候,总在盼望着老天能下场大雨,可惜整整一个春天没下一场透雨。就这样,三万多棵树成活了不到30%,这又让我增添了一个想法——挖水塘。
为了加紧农业生产,我们建起了简易大棚养鸡养猪。由于没有经验,运来三千只鸡苗,大棚的温度不好控制,死亡率太高。养猪也不顺利:听外面一村民说他们村有一养殖户母猪养多了想处理一部分,我听了就以高出市场价格买回来一头两百多斤的怀孕母猪,结果养了一年多也没生出猪来。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吃一堑长一智嘛!
通往山里的路太窄,拉砖的大车进不来,拖拉机又上不去,还要搞养殖,就利用空闲时间,对狭窄的小路加宽处理。为了修里面的漫水桥,我们满山找石头,人工搬、杠杆撬、拖拉机拉,终于建起一座石头桥。外面的河道好说了,买来石头、水泥管,找来工人花了几天时间将桥建起。后来在村委的协调下,将松山子村至马兰山的路全线人工加宽。这些工作整整用了三年,才将通往各个山沟里的路全部修通,
吃的水解决了,浇灌农田的水怎么办?总不能靠天吃饭吧?
要解决灌溉水的问题,先得找水源。哪里泉水大,哪里的土质能存下水,一方面听取当地老人的经验,另一方面自己尝试挖建小水塘,终于找到有水源并且还能蓄水的地方,建设了一处再旱也能存下半塘水的一亩见方的水塘,并养了鱼、龟、蟹在里面。水塘建好后第一年遇到一号台风,我担心水塘垮塌,那一次,在暴风雨中整整守了一夜。后来,进来挖掘机加固了以后才放心。
历尽坎坷 盯上了养殖“藏香猪”的创业项目
有了水、电、路后,就开始了猪、鸡、羊、牛的养殖。一开始没有经验,在济宁引进二百多只山羊,第二天就开始出现死亡,一年下来只剩下二十多只。牛买的时候2300元一头,养了一年卖时,牛贩子问喂没喂激素,我说没喂,人家立马就不要了,说没喂激素的牛杀出肉来不新鲜,也不出肉,没卖相。就这样,出于良心,在没喂半点激素的情况下,以1500元一头卖给了牛贩子。白养了一年不说,还每头赔上800元。一年下来,加上人工、粮食、牛羊等,共赔进十余万元。自己也是在这个时候,家庭出现变故,经济状况彻底陷入低谷,创业的目标一次次被打断,当时也很想放弃,不干了。就在准备放弃时,北京亲戚打来电话说可以从西藏空运一批原种藏香猪来养。于是,我重振旗鼓,第二天东拼西凑了八十余万元让亲戚从西藏空运了一批原种的藏香猪,开始了藏香猪的繁育工作。
2006年底,北京一亲戚去西藏出差,回来说起在西藏吃到当地红烧藏香猪肉,留下很深的印象,回来后再也吃不到那种口味的猪肉了。这句话引起了我的重视。
于是,我就进行藏香猪的考察。通过查资料、找战友打听咨询,得知最好品种的猪就生长在西藏林芝地区。这种猪不仅肉好吃,营养价值也超过我们的想像,而且抗病能力非常强,如果能在山东养殖成功,那当地百姓就有口福了,得想办法引进它!
青岛到林芝四五千公里,怎么才能把藏香猪运到青岛?我真费不不少心思:开车去路途太远,南线路太颠簸,藏香猪怕是受不了,火车还得倒车实现不了,飞机没有直达青岛的。后来,北京那边亲戚听说我的想法来电话说能支持我,那边他有朋友在林芝,可以空运到北京。他在北京郊区的工厂内给建设几个猪舍。这下高兴得我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和朋友三个人到北京,买了机票第二天就向西藏出发了,到了拉萨在朋友的帮助下找了个客货两用车直奔林芝。
当时路很难走,三天半的颠簸再加上高原的反映真的让人有点走到人生尽头的感觉,头痛、呼吸困难,再好的美景和当地美味全都引不起兴趣。到了林芝,在朋友的帮助下找了位本地通的藏民作向导,我们跟他说明要找西藏最好品种的猪,他说最好的猪都在深山里呢,车辆无法进入。我们经过研究,决定租辆拖拉机,备了帐篷和睡袋、食物和水向大山深处走去,晃晃荡荡两个多小时,就被泥石流挡住了去路。仔细观察了一下,泥石量不是太大,我们四五人一起清理一个多小时拖拉机就能通过,拖拉机驾驶员跟向导拿来铁锹赤着脚就干起来了。我们也跟着他们把鞋脱了,用手清理起里面的石头往山下扔。他们有说有笑,说藏语咱也听不懂,可我们几个腿跟灌了铅似的,头很重。“找到西藏最好的猪”就这一个信念让我动力十足。
最后,清理得差不多了,向导一看,已经过了午饭时间,我们就到小溪边洗洗后找块石头坐下,边休息边吃饭。向导带来了自己泡的大茶,说是能缓解高原反应和疲劳。第一次喝这茶真是接受不了,但还是多喝了几口。
大约十分钟匆匆吃完饭,驾驶员拿出绳子一头拴在拖拉机上,另一头从前方大树上绕过来安排一人拉着。我明白他是怕出现意外不至于拖拉机滑落到山下去。拖拉机发动了,看驾驶员是个老手,走得位置正是我们所修的那里。
就在快要通过时,拖拉机好像被拉住似的,轮胎开始空转起来,我们四人使出浑身力气推都无济于事。眼看拖拉机就往山下滑去,司机反映迅速,赶快停了下来,车就开始往后倒,我还没有反应过来脚就在泥里被死死挤住动弹不得,一阵阵巨痛感觉骨头要断了似的。拉绳子的人赶快拉紧并绕树几圈系好就过来查看,发现车轮侧滑后退将我脚正好挤在石缝中,要想把脚取出先得把脚下的石头挖出来。他们开始挖泥,找来找去发现石头太大,挖出来人工也弄不动,只能是抬车了。他们马不停蹄地清理完另一侧的泥石,向导不知在哪找了个木棍,有抬的有用木棍撬的,两下就把车子移开两三厘米,我的疼痛减轻许多。拔出脚后一看,脚上的泥都是红色的。朋友把我抬到小溪边清洗干净后,发现脚面一个三厘米的大口子,还能清晰地看到骨头。向导跑进山里一会采了几片叶子回来揉出水滴到伤口,然后将另两片揉得发软后敷到伤口。我自备的棉纱也派上了用场。包扎好后再把拖拉机弄出来已经到了半下午了,向导说不出意外再有一个半小时就到了。
到了养殖户家里,只看到几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猪,其他都跑出去觅食了。等到太阳快落下山时,主人回来了,后面哼哼跟着几头母猪,再看后面还有一群快乐的小猪仔见人就跑。向导与主人沟通了一下,朋友说在整个林芝地区他们这里的猪是品质最好的,现在这样好品种的猪也就一百来头。当地居民都不爱养这品种的猪了,因为出肉低长得慢,经济效益低。
正在说着,那头长相跟狮子似的公猪回来了,不时得跑到其他猪那里示示威,好像在说,在我的地盘上都要听我的。它刚靠近其他猪就叫,好像在说坚决拥护队长大人。同行队友就看好这头猪了,结果主人不同意卖,说在村子里就只有十几头这样的猪了,这是种,是当地祖祖辈辈保留下来的,品质最好。最后,我们以双倍的价格谈妥。就在往笼子引时,给它放好了吃的两个小时了它就是不进去,人为地往里赶一下吧,结果把它给惊动了,从篱笆墙上逃了出去。天都很晚了,那猪也不见了踪影,主人找了一头发情母猪,把它关到笼子里放到在院子外面,说这办法能把那头公猪引回来。
热情朴实的女主人备好自己做的牛肉干、青稞酒、大茶招待我们。通过向导翻译,我们了解到当地藏民非常热爱自己的这片土地,政府每年给当地藏民还有一定的经济补助。这里风景很美,又有很多特产,期待能有更多人来这里旅游。我想,最主要的是先把路修通,哪怕是稍宽一点的土路也行,最起码拖拉机能通过,有的村与村之间二三十公里的距离不能只靠步行啊!
第二天,出门看到那头种猪已经回来围着笼内的母猪一圈圈转,远处还有三四头邻居家的公猪向母猪观望,想必是被这头给打得不敢靠近。主人就用事先准备好的绳子一下给套住,众人合力小心翼翼把它装进笼内了,又捉了三只小猪。然后,我们告别主人又去三四十公里之外的另两家再买了五头。刚好做的铁笼子能装得下九头,回到林芝办好检疫手续天就黑了,第二天一早,就马不停蹄地往回赶。
回到拉萨已经是三天以后了,给九头藏香猪准备了充足的水和粮食,生怕它们饿着渴着。看看猪儿一个个还挺精神,心里特别高兴。可因天气原因飞机起不了飞,只好在机场等。又继续等了两天,天气稍有好转就马上办理托运手续。
飞机起飞后,我的心也随之悬到了万米高空:猪儿们会不会害怕?货仓会不会冷?起飞降落时的气压不同它们能不能适应?各种问题都在我的脑海里转来转去。到达北京后,亲戚已经在机场候着。下飞机后,跟等孩子似地也在货场盯着,期盼猪儿们平安没事。
最终,不愿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有两头猪在笼子里一动不动,个别的还在发抖。回到家后赶快放出来,结果三头已经没有了呼吸。不过其他的还行,精神不是很足,但还能吃点东西。我们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这六头藏香猪的身上了,精心照顾着,半夜都要起床观察观察有什么异常。
可是,最不愿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猪儿们到北京23天的时间,工作人员发现有个别喘气比较重。我们找来兽医给它们打上针,隔离。可事情总比想象得复杂得多,接下来的日子里都出现这种症状,严重的一天天渐瘦,不多久先后死了四头。解剖后发现肺部有很多气泡,最后咨询专家可能是因为地理环境因素造成水土不服。剩下这两头,工作人员跟它们成了好朋友,给它点玉米粒吃,只要一喊,猪儿立马跑过来。
过了半年,第一窝小猪降生。这给我们增添了不少的喜悦,附近邻居也纷纷来看。
就这两头也不成啊,不能近亲繁殖,我们又开始组织第二次去西藏引种。也运回部分商品猪,朋友们品尝后,都说猪肉的味道的确很不错。就这样,我们先后去过八次。
最后一次是在2008年9月份,西藏自治区政府把好品种的藏香猪给保护起来,不允许好品种的藏香猪出西藏地区,结果,这一趟我们无功而返。 那时,我们在北京的种猪的存栏已经七十余头,我们也会好好将这原种的藏香猪保护好,造福更多百姓。
2009年,国家畜牧部专家到北京基地考察原种藏香猪,建议我们将这么好品质的藏香猪放在山区放养,只有放在山区放养才能充分保持藏香猪肉的香而不腻的口感和极高的营养价值。最后,我们运到青岛马兰山放养一部分藏香猪。通过两地的比较,在青岛放养的藏香猪,猪肉口感各方面要比北京的好许多。在2010年底,我们将北京全部藏香猪运到青岛马兰山上放养,让藏香猪们又重新过上了“老家”的生活。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青岛电视台、半岛都市报、青岛晚报、青岛早报都报道过。
2012年,藏香猪的存栏量达到360头,我们农场开始选择市区网点开专卖店。因那几年的经济形势较好,网点比较难求,好不容易等了一家新房竣工,签订好合同后就开始了装修、建设冷库、工商注册等工作,等店一开业就到了腊月中旬。值得庆贺的是,这年春节前十多天的销售额就达到七十多万元,纯利三十多万元,这使我有充足的信心将藏香猪产业做大做强。就这样,我又东拼西凑了四百多万元将养殖规模扩大到1700余头,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原种藏香猪的存栏规模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