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光明:一位能将爆炸化为乌有的退役军人
燃油爆炸、燃气爆炸、甲醇爆炸,接连不断的爆炸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有效地防止爆炸、抑制爆炸,成为安全生产生活的一大难题。如今,这道难题在“爆炸克星”面前“举手之劳”就能轻易解决,爆炸完全能够避免,即使已经燃烧起来,也能将爆炸化为乌有。这个“爆炸克星”, 就是特种铝合金阻隔防爆技术。
在中国,对这种技术的科研和推广最全面、时间最长、最有权威的就属魏光明——一位敢说“用上‘爆炸克星’,爆炸不会发生”的中国阻隔防爆技术系统工程研发应用的“唯一”代表人。
军人出身的魏光明,先是任原国防科工委后勤科技开发中心天津站站长,后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阻隔防爆技术推广站站长,济南、天津两家民安阻隔防爆容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1969年,在家乡临淄担任民兵连长和团支部书记的魏光明,带着已填好的《入党志愿书》参军来到陆军第41集团军,当上了军长的警卫员。在入伍的当年,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该集团军创造了新兵最早入党的纪录。后来,他又当上了广州军区体工大队司务长。之后,又到黑龙江省建设兵团三师十八团八营工程连任副连长。期间,他有了一段被抽调出国参加抗美援越后方山地洞库建设的经历。
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将他与“阻隔防爆”结缘
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一声令下,第四十一集团军开赴了前线。在侦察研究越方山地洞库设施情况时,有人提出只有老军长原来的警卫员魏光明最了解情况。于是,一道紧急电令将魏光明调回了老部队。
作战任务完成后,组织上跟他谈话:解除考察,恢复工作,安排到国防科工委后勤部司令部科技开发中心工作。
当时,军队允许搞生产经营,国防科工委还成立了远望集团主要从事军工产品“民转军”,他被安排进阻隔防爆项目组从事研发运营工作。从此,魏光明与“阻隔防爆”结下了不解之缘,将自己的全部心血献给了他所钟爱的“阻隔防爆”。
他成了对中国特种铝合金阻隔防爆技术“唯一”掌握最全面的人
当时的阻隔防爆技术应用在国外已有先例。为了了解国际上该项技术的研发应用情况,魏光明跟随项目组先后到当时的东德和美国、比利时等国家考察。这些国家,允许和平利用军工技术,所以考察进行得很顺利。考察的结论是:美国的阻隔防爆技术最好,采用的是聚氨酯材料,虽然成本较低,但是需要每年更换一次。项目组决定:采用特种铝合金材料,使用20年不更换。
特种铝合金材料关键在“特”与“合”。特种铝合金阻隔防爆材料涉及到四十多种金属材料,四十多个金属材料的专家集聚一堂研究“特”“合”的配方、“特”“合”的工艺,大大小小“合”的试验搞了成千上万次,结果都失败了。
经过四十多位专家集思广益把脉会诊,终于找到了“病症”所在:四十多种金属材料熔点各不相同,用一个温度熔在一起,看起来“貌”是“合”了,而“神”却“离”了。
针对病症对症下药,按照各种金属的熔点不同排出先后顺序逐一投放熔炼,终于大获成功。
多次实验证明,这种特种铝合金防爆抑爆材料完全能防止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储运中因静电、焊接、枪击、碰撞、错误操作等引发的爆炸,从根本上确保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储运安全。
这个项目,虽然参与的专家众多,但是,他们都是了解自己专业的金属情况,参与的也都是某一段时间,真正掌握科研全过程和全面情况的,只有魏光明一个人——他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特种铝合金阻隔防爆技术“唯一”全能型专家。
原国防科工委后勤部授予的“唯一”一个阻隔防爆技术推广站站长
这种属于国内首创的科技项目问世不久就传来了好消息:1992年1月25日通过国家部级技术鉴定,1992年10月获国家新产品证书,抑爆材料和装有抑爆材料的容器分别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国防科技成果办公室将其列为重点推广项目,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也将其列入首项军转民计划基金项目。
由于魏光明是这种特种铝合金阻隔防爆技术的全能型专家,他理所当然地被推选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阻隔防爆技术推广站站长。从此,他开始了推广特种铝合金阻隔防爆技术的生涯。
为了让世人亲眼看到爆炸恶魔是怎样被乖乖驯服的,魏光明带领他的团队先后在北京、天津、内蒙、山东、广东、浙江等地演示抑爆防爆效果,令现场围观的人们惊愕不已——
爆炸试验:两只装满汽油的铁桶,一只装有防爆材料,一只没有装,按下起爆装置,装有防爆材料的油桶安然无恙,没有装防爆材料的油桶被炸得飞上了天……
枪击实验:随着一声枪响,一只装满汽油且装填了防爆材料的铁桶被击穿,汽油从弹孔里吐着火舌流出,却没有发生爆炸……
带油焊补实验:只见一名焊工手拿焊枪正在焊补油箱被枪击后依然流淌汽油的弹洞,令人惊异的是,被电焊火花点燃的汽油只是吐着微弱的火舌,直到焊补完毕也没有发生爆炸……
火烧实验:一只装满液化气且又填充防爆材料的钢罐被熊熊的烈火烧烤着,顶端的阀门被烧坏了,罐内的液化气喷了出来形成了火舌,直至燃气烧尽也没有引起爆炸……
魏光明自当上这个站长之日起至今,就马不停蹄地奔波在“推广”的路上,足迹遍布陆海空三军、二炮和除西藏之外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为成百上千座油库、加油站、加气站以及数千辆车辆由箱,都装上了“爆炸克星”。其中,防爆流动加油车还列装了部队。
魏光明的推广成果还走出了国门——防爆车用油箱,被俄罗斯、韩国、日本、斯诺文尼亚等国家列入了采购名录。
对中国阻隔防爆技术发展“唯一”全程跟进时间最长的人
从1980年与特种铝合金阻隔防爆技术结缘一直到今天,36年来,魏光明一边抓推广,一边根据市场需要抓科研,科研与推广互相促进,都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在车辆防爆方面,魏光明和他的团队先是研制成功了汽车防爆油箱,取得了国家专利。这种油箱,不仅空腔利用率高,抑爆性能好,而且可带油用电焊、气焊进行焊补,绝无发生爆炸的危险,其性能已达到美军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并且防爆材料一次装入可长期使用。之后,他们又研制成功了防爆新型清洁燃料流动充装载罐车和车载罐以及车载式YHD—9901Z型液化油气(LPIG)电脑加气机,成功地实现了阻隔防爆技术系统工程在车辆安全管理上的现代化应用。
在燃气防爆方面,除了成功实现阻隔防爆技术在加气站和流动加气车上的应用外,还在家用燃气防爆上取得了重要成果。他们最先研制成功的防爆液化气罐,即使完全燃烧和剧烈碰撞都不会爆炸。近几年来,他们又针对天然气进家庭的实际,研制成功了家用燃气阻隔防爆器,并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已被中国燃气总公司看好,初步达成了大量采购的意向。
近年来,许多企业迫于环保压力,先是淘汰了燃煤锅炉,采用了燃油锅炉,然而,居高不下的燃油成本迫使他们向燃气找出路,可是铺设输气管道的费用过高又往往使他们裹足不前。而另一方面,甲醇燃料尽管价格低,但极易产生静电燃烧爆炸的弊端又往往使他们望而却步。针对这种市场需求,魏光明带领他的团队成功开发出了防爆甲醇储存箱和防爆甲醇炉灶,使众多企业用上了成本低廉又安全环保的甲醇燃料。该产品也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回顾36年抑爆防爆之路,展望抑爆防爆未来前景,魏光明介绍说,抑爆材料应用在国内外都是刚刚起步。目前,中国抑爆材料市场容量估计达到1641.6万吨,全球抑爆材料市场达到1亿吨以上,而目前产量连1%都不到。国内对防爆容器的需求量也非常巨大。防爆油箱市场容量大约1.6亿个,防爆油气罐市场容量约80万台,流动加气车约1万辆以上,液化气罐约1亿个以上。根据亚洲资源评估,全国市场在四万亿元左右,而且还在逐年暴增。魏光明坚定地表示:“中国阻隔防爆技术系统工程的研发应用和推广任重而道远,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我都作为终身奋斗的事业,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争取为中国的安全防爆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言语之中,透射出这位老军人的冲天豪迈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