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老兵手,弄花香满村民衣。
看准乡村幸福地,愿为家乡出大力。
生态种植接地气,起步探索靠科技。
现代农业有活力,绿色富民多效益。
郑岳明配诗/周 彬摄影
“今年草莓收了两季,行情不错,每亩收益2万元左右。”在安徽省肥东县李家村一座温棚内,一位正猫着腰采摘草莓的村民说。这个皮肤黝黑、总是笑脸迎人的庄稼汉,是北京军区某部退伍老兵,名叫文勇(左下图左)。
文勇退伍之初,原本在当地一家铸造公司开叉车。2011年12月,他不顾家人反对,辞去工作回老家,搞起温室大棚草莓种植。文勇当时只有一句话:“我是农民后代,就想当一个新型农民!”他在江苏一家草莓大棚里打工学习半年多,图的就是掌握草莓栽培技术和温室大棚管理技巧。一次,他背着药桶打农药,药水顺着有裂纹的药桶流到身上,导致皮肤严重过敏。文勇在医院躺了3天,整个后背麻木动弹不得。
2012年10月,文勇学成回到老家,凭着退伍时攒下的一点积蓄,盖起10多亩温室大棚,开始搞草莓种植。文勇深知,现代农业讲究科学技术应用,节水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关键。他采取“黑色全膜覆盖 配方滴灌施肥 精细病虫防治”的栽培模式,增加草莓结果量和可采摘次数。他还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动员乡亲们集中连片按无公害标准种植草莓,喜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三品”认证书。文勇还用互联网将草莓销售触角延伸到全国各地。
靠文勇带动,一些村民开始对传统农业动起了脑筋,相继搞起“稻虾共作”“禽果共产”等生态种养。几年下来,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楼。看到这些,文勇不由得喜上眉梢,也开始盘算下一步计划:“我的愿望就是整合村里特色种植,争取草莓种植能获得‘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争取依托电子商务将全村生态农业这个品牌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