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5?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中,南京博物院一段反映泰州市姜堰文化的展示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注目:单塘河新石器时期遗址,见证4000多年前先民的足迹;距今约3000年的天目山西周遗址,又是江淮地区一座罕见的古城。很少有人会想到,对此作出贡献的姜堰博物馆馆长、文博专业副研究馆员王正奎是一位军转干部。
服役期间,他曾是一名坦克驾驶员,1998年以副营职转业后继续保持不怕吃苦、不怕受气、读书不停歇的劲头,在文物管理和保护领域卓有建树。吃苦选岗不时髦 吃苦是补药“超龄”提干的兵有绝活王正奎个头不高,登坦克、搬物资比起高个子要吃力得多。今年55岁的王正奎臂力过人。他说:“全靠当兵开坦克,打下了一个好底子!”其实,他转业后从事文物管理和保护工作,一直在干“使力气”的活儿。
1980年11月,19岁的王正奎应征入伍来到坦克兵某部,领教了什么是高强度、大噪音。新训结束后下连,领导逐一谈心,王正奎不选汽车驾驶等时髦的军民通用技术,主动提出当一名水陆坦克驾驶员。“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水陆坦克驾驶训练的真实写照。闷热的坦克车内温度有时高达六七十摄氏度,汗水湿透的工作服能浸出白花花一片盐霜。王正奎回忆说:“车外卷起的土灰,把脸上盖得只剩两只眼睛,像熊猫一样。”坦克水上驾驶危险性更大,无时不在考验坦克驾驶员的智慧和素质。一旦熄火需要拨齿轮,不能像在陆地上一样开后盖,只能从前隔板钻进发动机肚子里,机器滚烫,空间超热,被烫一下也只能忍着。坦克上的几块蓄电池要经常搬上搬下,充电保养。“每块60多公斤,臂力巧力必须超强,否则根本搬不动!”回忆当初经历,王正奎说:“吃苦是补药。转业复退军人建功第二战场,也要善于吃这副补药!”
靠着不赶时髦、甘愿吃苦的劲头,王正奎被选送到某坦克乘员训练基地受训,结业时成绩优异又被基地选中留下。确定提干对象时,本来他已超龄两岁。只因作为优秀班长、党员,考试又进入前两名,符合放宽条件,他才有机会成为预提对象。同期到教导队集训共有56人,结业考核时王正奎成为3名全优学员之一。王正奎靠吃苦“吃”出一手绝活儿,先后被任命为保障连排长、学兵连连长。连长干了4年多,他带出一大批优秀车长、驾驶员。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王正奎转业时不选热门行当,成名后不忘肩头责任。
从他的特殊经历,转业复退战友又该得到怎样的启示呢?
受气做事不应付 受气是机遇 入行的“配角”挑大梁
1998年,王正奎从副营职助理员岗位转业,有公安、工商等条件较好的公务员岗位可选,他偏偏选了文物管理委员会这个“清水衙门”。亲朋好友不理解,到部队开组织和行政关系时,时任某基地司令员也说:“送走的军转干部中,还从没见过干这一行的!”那一年,整个泰州地区启动积分选岗安置转业干部的新政策,符合在姜堰安置条件的营连职转业干部近30人,王正奎积分排名第八,选择空间很大。他选择文博这份冷门工作,只有一个理由:行伍之人绝不轻文,建功第二战场的梦想是致力于历史发现和文化传承。两年后,王正奎成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在陈毅当年新四军指挥部的姜堰曲江楼,挤出一个小房间,便是办公地点。见这座楼周边环境差,王正奎提出整治,一些人不愿出这份力,甚至找茬儿。王正奎委曲求全,带头除杂草、搬垃圾。等楼内楼外变得清清爽爽、干干净净时,更多人理解了这番苦心。
2000年,天目山考古工作启动。文管部门的职责是当后勤、做配合,为考古提供临时库房、陶片清洗场地、住宿吃饭等场所。6个月时间跨两个年度,“配角”王正奎每天现场跟班,俨然成了一名考古“主力”。
起初,考古专家嫌他“碍事”,有意冷落他。时间久了,大家觉得这人挺厚道,又开始主动给他指点。野外作业,风吹日晒,8小时蹲着挖掘,王正奎小心翼翼。下雨天,室内整理,王正奎认真仔细,对文物呵护备至。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曾经的“配角”王正奎挑起了大梁,5年时间跑遍了姜堰262个村庄。测量、拍照和GPS定位,有人不理解时也会向他“翻白眼”。
登高履险,行船过河,王正奎不辞辛苦。
“可移动文物”普查又是5年时间,王正奎越来越得心应手。2012年,泰州市决定腾出曲江楼,另建博物馆。王正奎不迷信权威,主张更多赋予本地文化元素,有时与专家争得面红耳赤。后来,陈列大纲、文字说明、文物选择,都是他和同事们自己动手,再由文物专家审定。姜堰博物馆在天目山西周遗址南侧建成后,成了当地一座新地标。著名书画家虞振新参观时连连赞叹:“以我为主,不洋不土,很接地气。”
回顾这些经历,王正奎告诫即将转业复退的战友们:做人姿态放低一点,受气也是机遇;做事标准定高一点,认真就是成功。
专注读书不停歇 简朴是享福 执著的“傻子”成专家
别人一家人逛公园看景点,他却埋头学了3年。从2006年到2008年,王正奎到南京师范大学参加博物馆学专业函授专升本学习,常有人说他“傻”,认为他“亏”。那段时间,女儿正在南京警官学院读书,父女俩有时同在一座城市上课。在常人眼中,王正奎的确有些“傻”,也有些“亏”,不懂得享受生活。可在王正奎看来,“简朴是享福。生活上简朴、简单些,工作上才会更专注”。他转业不久便积极参加文博专业各类培训,瞅准机会就向专家学者请教。
有人说,“傻事”做久成“牛人”。此言不虚,王正奎牛就“牛”在钻透文博这一行,成了名不虚传的专家。当地媒体一旦遇到历史、文化问题,就会找他求证。《泰州晚报》记者钱宏斌说:“王馆长就是姜堰的一部文物字典,我们随时来查,从不落空!”姜堰区委宣传部开办“三水讲坛”,王正奎应邀成为主讲人之一。他主讲内容涉及当地风土人情、人文掌故,考辨有据,娓娓道来,人们十分爱听。后来,王正奎把讲稿整理成《姜堰稽古录》一书出版,获江苏省档案文化建设精品成果奖。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看后赞不绝口:“没想到王正奎日常工作有声有色,文章也写得这么好!”更令人称奇的是,2010年,王正奎凭借多年努力参加高级职称评定,120分古汉语试题得了105分。面对着省人事厅、文化厅派出的专家提问,他一次性通过高级职称评审答辩。同事们说,王正奎的成功秘诀在于读书好学。有关他“好学”的两件事,鲜有人能比:中文核心期刊《文史知识》,从创刊至今一直订阅;从当兵到现在,天天写日记,近几年许多日记稍加整理便成了文博领域的权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