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龙斌是一名海军部队转业干部,26年军旅生涯中有13年驻守在西沙,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全都奉献给了祖国南疆。1995年3月首上西沙守岛,原本3年即可换防,他却连续干了6年9个月。
期间有多次调动机会,叶龙斌都没有离开,直到2001年12月,由于工作需要,他才从西沙调到三亚的海军某基地政治部工作。然而,事隔7年后,他又愉快地接受组织的安排,于2008年8月二上西沙,任某水警政治部副主任,再次守岛8年。
“我对三沙有种放不下的感情,因为她是我的第二故乡。”叶龙斌说,得知三沙图片征集暨设市四周年摄影大赛活动后,他精挑细选了近百张在驻守三沙13年里工作之余拍摄的照片踊跃投稿。
苦:环境艰苦 除夕夜还吃稀饭
46岁的叶龙斌是江西赣南老区人,1990年3月,20岁的他入伍参军到三亚海军某基地。1995年3月,根据组织安排,他来到西沙某水警区,开始驻守在祖国南疆。“以前的条件艰苦啊,尤其是淡水和蔬菜最为稀缺。”叶龙斌说,以前的饮用水全是靠船从海南运输到西沙群岛,运水的船只一般为每季度运输一趟,每当运水船到西沙靠港后,就把船上的淡水转运到岛上的蓄水池,平均每人每天用1桶的淡水,以保证饮用。时间长了,蓄水池中经常可看到一些如蚊子幼虫之类的水生物和苔藓。
叶龙斌说,蓄水池里的水是饮用水,不允许做其他用,岛上官兵洗澡、洗衣服等生活用水都是靠岛上的井水,这些在永兴岛上打的井水,其实就是经过珊瑚沙过滤的海水,咸、苦、涩还伴有臭味,洗完澡后身上感觉还是粘粘糊糊的,头发打结,香皂擦在身上不起泡,毛巾、衣服晾干后都是“硬梆梆、臭哄哄的”。
“岛上吃得最多的就是罐头,蔬菜很少,官兵们平时还要靠吃维生素片来补充维生素。”叶龙斌说,虽然岛上有“三防菜地”,但菜地每年只有在春节前后的生产旺季才种得出菜,其它时间由于三沙的高温、高湿和多台风,根本种不了菜。
以前西沙的所有物资都靠运输船从海南岛运输,但受到台风、寒潮等影响的话,运输船就没法把物资送来。叶龙斌还记得,1999年春节前,连续受到寒潮影响,运输船一个多月无法上岛补给,驻岛军警民同岛共济,共度难关,实行主副食品统一调剂,大家连续十多天一日三餐喝稀饭、吃罐头,就连除夕的年夜饭,也只是多加了两份罐头。
守:肩负神圣的责任 难舍浓浓的西沙情
虽然西沙群岛远离内陆,条件艰苦,常年高温、高湿、高盐、多台风,但叶龙斌从不喊苦,也从不申请调动,在他看来,能为祖国守护南疆,是一份光荣的责任。
“现在回想起在西沙的日子,那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也是我最自豪的时光。”叶龙斌说,看看天边日出日落、感受海上潮涨潮落、欣赏海鸥飞舞、晚上夜训、锻炼身体、唱唱歌...这些就是他和战友们课余时间苦中作乐的全部内容。
除了维护主权,驻守的部队官兵更多的是帮助群众。叶龙斌还记得,2013年9月台风“蝴蝶”肆虐,当台风到来之前,在西沙群岛捕鱼的渔民没办法赶回到海南岛,只能就近到琛航岛避风。“当时有200多名渔民被困岛上,琛航岛上官兵把自己的衣物给渔民换上,把床铺让给渔民休息,为他们提供食品和饮用水。”叶龙斌说,台风过后,渔民们离岛时发自肺腑的道谢,诠释了三沙军警民比海水还要深的情谊。
2001年12月,根据组织安排,叶龙斌调离西沙。“知道要离开西沙,心中有万般不舍,就好一个孩子要远离父母、远离家一样。”叶龙斌说,回到海南某基地工作后,由于工作原因,他每年都要回十多趟西沙,每次上岛就像回家一样。2008年8月,根据工作需要,组织上再次安排他回西沙工作,知道这个消息后,他二话不说,再次踏上了他深爱的这片热土。
金钱,可以用数字累积、叠加;而情谊,却无法用数字计算、衡量。正是这种无法形容的深厚情感,让叶龙斌对西沙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怀,战友坚毅的目光、渔民捕鱼时的笑容、政府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一切都让叶龙斌无法忘记。
“2001年离开西沙后,我曾想,都知道西沙苦,有的人还没上岛却盼望着轮换,而有的人却二上西沙、三上西沙,一干数年甚至十几年,如果有一天,组织上让我再回西沙,我会毫不犹豫地接受” 。叶龙斌的内心想法,终于在7年后得以实现了。2008年8月,由于工作需要和叶龙斌的实际情况,组织上决定让他到驻西沙某水警区任政治部副主任,于是,他又一次踏上了守卫西沙的军旅人生,而且这一去又是7年。
变的是越来越美的环境 不变的是“三沙人”情怀
“就拿我驻守的永兴岛来说,虽然当年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但基础设施尤其是用水、通信等设施都不断在建设。”叶龙斌说。
叶龙斌说,虽然淡水较为紧张,但1997年开始,永兴岛开始修建设雨水收集工程,1999年竣工后用水紧张的情况得到缓解。20010年后,海水淡化设备先后上岛并投入使用,用水问题有较大缓解。
叶龙斌说,他1995年到永兴岛驻守后认识了妻子武娟,当年妻子在黑龙江,那里西沙打电话不方便,两人都靠书信联系。但由于运输船有时一两个月才从海南岛到永兴岛一趟,岛上官兵、渔民写的信经常把邮筒塞满;运输船下一趟再来永兴岛的时候,大家都会收到十几封甚至几十封的家书。
“每次拿到信时,战友们都很高兴,我记得最多一次收到妻子差不多20封的回信。到了1999年,通信设备不断建设、完善,在岛上通过电话就能联系了。”叶龙斌说,由于西沙交通不便,他和妻子婚前只见过两次面,第一次见面到第二次见面相隔7个月,第二见面事隔11个月后,他们在三亚结婚,婚后,也只每年一次休假的时候才能见面。
叶龙斌说,女儿叶玲珑四岁多,自己第二次回西沙任职,照顾孩子和家庭的重任全落在妻子一人身上。“孩子长大懂事了,经常在小朋友面前说,爸爸在西沙群岛工作,自己还去过西沙,可自豪了!可是,我每次休假结束上岛前,她又哭着问我什么时候回来看她和妈妈,每当这个时候,心里总是酸酸的,觉得对不起妻子和孩子,因为这么多年来,陪她们的时间太少,欠她们的太多!每每这时,妻子都在一旁鼓励我:西沙有你们,祖国人民放心,家里有我,请你放心!”。叶龙斌说,能够安心在西沙工作这么年,妻子和亲人的关爱是他坚强的后盾。
正因为如此,叶龙斌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在守卫西沙、建设西沙的实践中苦干不苦熬、苦中有作为,以他的实际行动书写着自己精彩的军旅人生,先后1次荣立二等功、5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受到海军、南海舰队机关的表彰。
叶龙斌说,2012年7月三沙设市后,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随着三沙1号和多艘岛际船只的投入使用,西沙的交通问题大为改观,从三沙往返海南岛更加方便了;海水淡化、太阳能发电等设备不断完善,永兴岛、赵述岛、北岛等岛礁上面用水用电不再发愁;手机、网络信号全覆盖,随时都能打电话、上网;医院、学校、超市等生活设施日趋完善,在永兴岛上俨然就像一座日益繁荣的海岛城市.......
“随着主权三沙、美丽三沙、幸福三沙的建设,三沙的变化日新月异,市政越建越好了,环境越来越美了,三沙人文环境越来越和谐了。在西沙巨变的面前,我们三沙军警民不变的是‘建岛一家人,守岛一条心’的革命传统,不变的是‘爱国爱岛、乐守天涯’豪迈情怀,不变的是‘一日三沙人,终生三沙情’的深厚友谊。”叶龙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