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并没有“马兰”这个地名。当年,这里是一片望不到边际的戈壁,一年到头很难见到雨,只有低洼处生长有骆驼刺和马兰花。因为盛开的马兰花,为这里增添了生机,来到这里的人就把这个地方称为“马兰”。而现在,大家伙提起“马兰”,都知道这里曾经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家住建设街道东方社区、76岁的徐林献曾经是一位退伍老兵,他在马兰待了六年时间,亲眼见证在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的场景。6月8日,记者与徐林献“促膝长谈”,听他讲述那段神秘而艰苦的岁月……
辗转两地不知啥部队
1959年初春,河南孟津县青年徐林献应征入伍。当时,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各地老百姓生活困难,吃不饱肚子的情况到处都是。在家务农的徐林献赶上了部队招兵,他来不及多想,跑到县里的武装部报了名。
报名、政审、体检……征兵工作结束后,徐林献与同县的150名青年坐着火车一直向西行。“我们坐上火车了,都不知道部队在哪里,番号叫什么,只知道火车是一直朝着西面的方向跑着。”徐林献记得,火车停靠在清水车站后,他们这群新兵又坐上几辆解放牌卡车,在尘土飞扬的戈壁滩上疾驰了1000余公里的路程后,到达酒泉范围内的一处地方——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位于酒泉市东北210公里处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是中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卫星发射中心,基地始建于1958年。当年,徐林献参军后,先是被分配到这里。这群新兵的任务就是修建基地的一些基础工程设施。“四周都是戈壁滩,天天就是挖坑、和水泥,一干就是八个月。”徐林献记得修建的地下工程设施有五六米深,几个月的奋战后,这里出现了一座有人烟的地方。
新兵们修建的工程设施的水泥还未干透,徐林献所在的部队又开拔到新的地方,同样是不知道部队在哪里,番号叫什么。因为大家必须遵守保密规定,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
当年的11月份,徐林献与战友们在一个叫做“大河沿”的火车站下了车,然后转乘汽车,又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到达了目的地——马兰。
基地住了一年多帐篷
1959年6月,中国核试基地在马兰正式成立,部队代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8023部队。从1959年4月起,受总参谋部之命,从各军兵种调入核试验基地的部队陆续到达马兰,其中有工程兵团、汽车团、警卫团、医院等单位。从此,核试验基地群英荟萃、人才济济、兵强马壮。
徐林献所在的部队便是调入核试验基地的部队。从1959年11月至1962年年底,他与战友们参与了修筑马兰至场区的一条300多公里长的公路——通京路。
当年,徐林献在大河沿火车站下车后,来到基地转运站,从转运站跨过天山,到罗布泊边缘的基地生活区。“我们进去以后,开始也是住帐篷,住帐篷因为经常要刮风,后来基地就开始挖了一些地窝子,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地窖一样。”徐林献说,他在马兰基地睡了一年多的帐篷,直到1963年、1964年以后,部队的营房才逐步地盖起来,生活条件才有所改善。
“修建公路用的石块都是战士们一榔头一石钎砸出来的,每天的任务可辛苦了,但是没有人叫苦叫累。”徐林献说,每天干重活不说,伙食也跟不上,一年四季都是白菜、萝卜、土豆。尤其是在夏天干活,战士们的衣服脱下来都能竖在地上,上面的汗碱白花花的一片。
修建完公路,徐林献所在的二营又接到修建靶场的任务。而在修建、维护靶场的过程中,他有机会目睹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的场景。
靶场站岗目睹蘑菇云
1964年10月16日15时,随着一声沉闷、雄浑的巨响,大团的火球翻滚着往上蹿,渐渐地形成一个硕大的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
在靶场执行警戒任务时,每一百米一名战士,大家伙都穿着胶皮防护服,为了防止核辐射。而进入爆炸中心的战士则需要穿上白色的防化服、头上带上防毒面具进入现场。整个警戒任务下来,徐林献穿着胶皮连体衣里湿透了,他说估计流了一大脸盆的汗。除了热以外,更多的是因为兴奋和激动流的汗。
一朵黑压压的庞大云团不断翻腾,火球冒着烟滚滚上升,下面紧连着一股粗壮的黑柱子……徐林献依然记得,在基地靶场执行警戒任务,亲眼目睹的蘑菇云升天的场景。这样的场景,深深地刻在了徐林献的心里,记了五十余年。
“我们同一连队隔壁班的战士进入了爆炸中心回收现场,当时在靶场的我特别羡慕他们,这可是一份荣誉啊,不过我的岗位也很重要。”徐林献认为,在马兰基地的每一位战士都为首颗原子弹实验成功都作出过不小的贡献。
从部队退伍后,徐林献被分到巴州物资局担任司机。期间,他有多次机会开车路过马兰,每回路过,他都要抽空回自己的老部队看看,与以前的战友见见面。“每次去都有不同的变化,变得越来越现代化了。”徐林献说,只要在马兰当过兵的人,看到马兰花都特别的亲切,因为这朵花也象征了在这里挥洒过青春与汗水的可爱可敬的战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