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集
(片头略)
一
一个宽大的楼梯上,王震在一个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上楼。
字幕:一九五一年一月,上海
王震打量着很气派的大楼,很是感慨。
王震:大上海,大上海,真是名不虚传啊!
“哎呀,这是谁在大发感慨啊?”随着一声很大的说话声,陈毅从楼里迎接出来。
王震:陈老总啊,到底是大都市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加上黄浦江上笛声长鸣,这上海可真够热闹的。
陈毅:是的,晚上霓虹灯闪烁,爵士乐响起来,比你们新疆动静大多喽。怎么样,我们胡子司令昨晚吵得睡不着了吧?
王震:我这人你还不知道,炸弹炸在耳朵边照睡不误。
陈毅:那就好。来来来,屋里坐,屋里坐。
二
陈毅办公室,宽敞明亮。
王震进得门来,没有坐,而是走到办公室阳台上,他看看黄浦江上船来船往的景象,有些激动。
王震:这个冒险家的乐园,终于回到人民的手中了。
陈毅:是啊。要把一个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新中国,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王震:陈老总,你这个家是比我们那个家可大多了,这个可够你忙得。
陈毅:我看呐,你那个地界比我这儿大得多,也够你受的。
二人大笑着落座。
工作人员端上荼。
王震:老总啊,我这次来——
陈毅:你要找的人,我已经给你物色好了。小杨,去把康主任叫来。
工作人员:是。
陈毅:王震同志,你们要在新疆建钢铁厂,我看是个好事,这么大的西北地区,连个钢铁厂也没有,那简直不可思议。考虑到新疆现在的经济状况,建大型钢铁厂我看条件还不成熟,我呢,物色了几个中小型钢铁厂,供你挑选,你看怎么样啊?
王震:陈老总为我们想得很周到,我这次来也是这个意思。
陈毅:我们想法一致那就好。
王震:大上海人才济济,实力雄厚,一个中小企业在上海可能算不上什么,可在我们家就是宝贝疙瘩金豆子啊。老总啊,你这是给我们雪中送碳啊!
陈毅:你这话错喽!你也是在帮我。
王震:为什么?
陈毅:旧上海经济状况不好,物价飞涨,许多中小企业,包括一些大企业都濒临倒闭,工人失业的很多,你要是动员一家钢铁厂搬到新疆,等于救活了一个企业,带走了一批工人,当然也就给我减轻了负担喽。
王震:照这样说来,我们更应该把这件事办好啊。
工作人员和一个中年干部走进来。
工作人员:陈市长,康主任来了。
陈毅:康主任,来。这位是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将,也是著名的三五九旅旅长,现在是中共新疆分局书记,军区副司令员王震同志。怎么样,见着大人物了吧。
康主任:南泥湾的三五九旅我是知道的,王司令员,见到你很荣幸。
王震:陈老总过奖了,我是向陈老总请求火力支援来了。
陈毅:王震同志,这是我们上海市工业委员会分管中小型企业的康主任。康主任,昨天让你办的事怎么样喽?
康主任:根据陈市长的指示,我们考虑了几家钢铁厂的情况,认为益华钢铁厂比较有去新疆的可能。一是这家钢铁厂的老板兼总工程师余铭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转炉专家,曾经撰写过《贝氏炉炼钢》等七八部著作,在学术界很受好评。二是余铭钰先生到过新疆,对那里的情况有所了解。三是余先生的厂子由于受资金等方面的影响,经营情况不太好。比较重要的一点是,余先生是个有抱负的人,很想为新中国钢铁事业作些事情。我们认为如果各方面工作做得好,做成这件事还是大有希望的。
陈毅:王震同志,你的意见如何啊?
王震:太好了。工作我去做。康主任,你这就带我去找余先生。
陈毅:哎,慌啥子嘛,好久不见喽,我们总得说说话嘛!
王震:老总啊,我们全家人都为这事着急啊,等把厂子建起来,我们再说也不迟啊!
陈毅:唉,刚去新疆一年多,就恋“家”喽!
王震:老总,您不是说,投身革命即为家嘛,新疆现在就是我的家呀!
陈毅:有空我去你那个“家”坐坐,尝一尝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
王震:欢迎啊,新疆好吃好看的地方多着呢。
陈毅:小杨,用我的车送王司令去。
王震:不不,老总啊,我是来请人家去新疆的,这样排场的去见人家,人家会反感的。还是轻装简从的好。
陈毅:也好。就让康主任陪你去吧。
王震告辞出去。
陈毅拿起电话:要保卫处。保卫处吗?我是陈毅。王震司令员去办事,你们马上派出警卫,注意,不要惊动王司令。
三
一个典型的旧上海里弄里。
康主任领着王震在找寻门牌号码。他们在一个门口停了下来。
康主任:2054号,就是这儿。
两人上前敲门。
里面无人应答。
康主任回头看了看王震。
王震上前敲门,并低声问着:家里有人吗?
门里传来女人走路声。
门开了一个缝,里面有一个年轻的女保姆。
女保姆:你们找谁?
女保姆的神情有些紧张。
王震:我们想见余铭钰余先生。
女保姆:先生不在家。
王震:请问余先生什么时候能回来?
女保姆:大概中午12点钟。
王震:请转告余先生,解放军有个姓王的来找他,但愿下午能见着他。
康主任:请告诉余先生:就说新疆军区王震司令员想见他。
门关上了。
康主任:王司令员,看小保姆的样子,会不会余先生在家呀?
王震:很可能。上海也是刚解放不久,他的生意又不是太好,可能不太愿见人。
康主任:那我们改日再来吧。
王震:不,我们已经说了下午要来,估计余先生会等我们的。还有三个小时,你领我转转上海的市场吧。
二人朝里弄外走去。
门开了,女保姆探出头来看着。
四
外滩钟楼上的时针指向12点,悠远的钟声传来。
五
(特写)一只手在敲门。
是王震和康主任又来到余铭钰家门口。
门开了。开门的是一个文质彬彬,衣着淡雅的壮年男子。他就是余铭钰。
王震:您就是余铭钰先生吧?
余铭钰:敝人就是。
王震:我是王震,从新疆来。
康主任:是陈毅市长推荐王震将军来找您的。
余铭钰大感惊讶,他极为谦恭地:没想到将军亲临寒舍,失礼!实在失礼!请进,快请进!
王震:这位是上海市工业委员会主管中小企业的康主任。
余铭钰:康主任来此,敝人深感荣幸,请请请,媛媛,看茶!
进得院内,王震发现这是一个不大但很恬静的住所。他注意到院内花台上有一棵颜色火红的花卉。
王震:这种花我在新疆见过,但叫不上名字。
余铭钰:将军好眼力。这种花叫火绒草,草本植物,的确是我从新疆带回来的。
王震:余先生对新疆很熟悉吧?
余铭钰:唉,一言难尽。请屋里谈。
六
余铭钰家不太大的客厅里,布置简单,但很有品位。
小保姆端了上茶。
王震在一个书橱前看着,里面有很多是钢铁方面的专业书籍,其中就有余铭钰著的《贝氏炉炼钢》一书。
王震:我听康主任介绍,余先生在钢铁冶炼方面造诣很深,卓有成就啊。
余铭钰一脸愁容:二位请坐。实不相瞒,从年轻时代,我就崇尚实业救国。留学美国,我学的是炼钢,获硕士学位后,本可以继续求学,我因为急于报效祖国,便告别了老师和学友。回国后,我到昆明,到重庆,到上海,拼拼杀杀,一心想干出点名堂来,可中国当时的状况,实在是令人难有作为。后来我去新疆,是被邀请筹划钢铁工业的,可是我亲眼见新疆在盛世才主政下,民不聊生,战乱四起,根本不可能做些正经事情。我真是欲干不能,欲罢不休。现在好了,解放了,人民政府也是想为人民多服务。可是国民党留下的摊子实在是太烂了。要让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起来,也实在是不容易啊。
王震:余先生爱国之情,忧民之心,实在令人钦佩和感动,先生不必悲观,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什么困难也难不倒我们,先生的报国之志,一是能够实现。我这次专程从新疆来,就是想请余先生到新疆帮助我们发展钢铁事业。
余铭钰:王将军万里迢迢专程来沪,陈毅市长大力举荐我与您想见,我实在是荣幸之至。实话说,新疆的情况我还是略知一二,搞钢铁工业实在是困难重重的。再说,我一个人去,势单力薄,难有作为,举厂西迁,那么多职工,那么多设备,也实属不易啊。
王震:余先生想问题很细,也很有道理。您看这样好不好,您再考虑考虑,明天我们好好谈谈,您觉得行吗?
余铭钰面有难色:我一个平庸之人,哪敢劳烦将军再次前来,还是我去看您吧。
王震:哪有先生看学生之理啊。搞钢铁工业,我们是小学生,前来向先生请教理所应当嘛。那我们就先告辞了。
王震和康主任起身告辞。
余铭钰送至门口。他目送王震与康主任走远。回身进门,又看见花台上的火绒草。
火绒草是那样鲜艳。(化)
七
(特写)一支蜡烛灯火正亮。
一个小酒吧里。王震和余铭钰倾心相谈。
余铭钰:王将军,昨天与您见了面,我是整夜未眠啊。
王震:是不是那颗火绒草勾起了你的心事啊?
余铭钰点了点头:我知道你大概不怎么到这地方来,我这所以请你到这里来,是因为这里的烛光常让我想起火绒草,想起新疆,还因为我上一次去新疆前,也是在这里与朋友决定的。
王震:这么说,余先生决定去新疆啦?
余明钰:有过一次教训了,这次就不容易下决心了。
王震:余先生,你是不是担心我们在这儿说得很好,去了之后却完全不是那回事儿?还有,要把厂子带走,职工带走,你担心他们的生活条件、工资待遇,将来的退路是不是?
余明钰:是,我还担心,新疆的经济状况到底有没有能力把钢铁厂办起来?
王震:余先生,我是个共产党的高级干部,我也是一名解放军高级干部,我现在是代表中共新疆分局和新疆军区党委来跟您谈话。实在说,新疆目前的生活条件还很苦,跟上海是无法相比的,但如果你的厂子和职工去,我们会尽全力安排好你们的生活,我们已经研究决定,从上海去的职工,工资待遇要高于上海,并且另发一部分迁疆津贴,在新疆工作满三年,可以返回上海。关于办厂资金问题您不要担心,目前新疆近二十万军队的经费国家仍然照发,但这些经费我们绝大部分用来搞建设,由于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已经做到了生产自给,这样大批军费被节省下来。而且动用军费搞建设是经过党中央和毛主席批准的,这实际上是对新疆的一种照顾。以二十万军队的军费和全体指战员的生产成果作后盾,难道还不能建设一个钢铁厂吗?
余铭钰信服的点着头。
王震:新疆地处边远,却地大物博,那里基本没有工业,竞争当然也就没有上海这么激烈。我们打仗的常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走,东方不亮西方亮嘛!
余铭钰听得入迷了。
王震:怎么样!余先生,你要钱我给钱,你要人我给人,但是,你必须给我炼出钢铁。
余铭钰:这个请将军放心。你准备搞多大的规模,先搞个三吨的炉子如何?
王震一听大笑起来。
周围的人都被吓了一跳。
王震压低声音:余先生,3吨?!岂不成了小脚女人?3吨不行,10吨也不行。如果现在搞大型高炉有困难,先搞几个小的也行。但总量不能少于日产150吨,搞到日产200多吨更好!
余铭钰被吓了一跳:王将军,这个数字不要说在一个省份,即使在全国来说也是很大的,你搞那么多钢铁何用?
王震:除了一般工农业发展的需要,主要是想在全国铁路大动脉尚未到达新疆之前,就着手新疆境内的铁路建设,而且充分利用新疆与苏联接壤的这个优势,争取尽快与苏联地区的铁路接轨,使闭塞落后的新疆与欧亚大陆的国际通道相连接,这样一来,新疆的建设局面就大不相同。要修铁路,当然离不开铁轨,就目前状况来看,依靠国家供应肯定是不可能的,只能靠自力更生!知识分子最讲究创造,没有的事情自己亲手做出来,写进历史,才觉得自豪,新疆是一张白纸,你去画一幅美丽的画留给后代,那你们将来也会为后人值得纪念的了,不是吗?
王震低声但是十分投入的讲着,他眼前似乎有一幅清晰的地图。
余铭钰被王震的一番宏图大论“震”住了。
酒吧喝酒聊天的人们也完全被吸引了,都激动得看着王震。
全酒吧静悄悄一片。
(特写)桌上蜡烛似乎更红更亮了。
八
一串鞭炮在炸响。
王兵,王军,王之三个孩子在放鞭炮,三个孩子分别穿着新褂子旧裤子,或是新裤子旧褂子。
王之:哎,过年喽,过年喽!
字幕:一九五一年春节,新疆迪化
九
“我说你这些衣服哪有新的?”
屋内,王季青在屋里为王震挑衣服。
王震从外屋进来。
王震:总有一件好点的把?
王季青:这件好点,可是也有一个补丁。
王震:那怎么办,明天来得都是些知识分子,不穿得好点显得对人家不尊重,尤其是余铭钰先生专程从上海来考察办钢铁厂情况,我们更得好好接待了。
王季青:你不用管了,我来想办法。
王震:你就辛苦了,我陪孩子放鞭炮去。
王季青:难得你有这份闲心。
十
院内,王震的三个孩子玩得正欢,。
“来,我来给你们放几个!”王震走了出。
王之跑了上来:爸爸,你看这鞭炮,劈叭劈叭像打枪一样。
王震:打枪可比这个要厉害多了,劈里叭啦咚,劈里叭啦咚!热闹得很呢。
王之:那咚咚的声音是什么?
王军:是手榴弹呗!你忘了咱们在路上行军的时候还听见过呢!
王之:那国民党飞机投炸弹不也是咚咚的吗?
王兵:飞机炸弹比手榴弹大,声音是“轰——”,不是咚!
王之:爸爸,他说对了吗?
王震:你们说的都对。
王震深情地看着三个孩子。
王震:现在不会有了,国民党被我们打败了,你们也不会听到手榴弹和飞机炸弹爆炸的声音。你们还小,一定要好好学习,快点长大,长大了去建设咱们新中国。
王兵:爸爸,听妈妈说,咱们新疆要建大学,我们能上大学吗?
王震:能,一定能,爸爸从小家里穷,你爷爷咬着呀也要供我上学,因为交不起学费,经常受老师的体罚,那些有钱人的孩子瞧不起我们穷人,他们经常结伙打我。
王兵:你为什么不打他们?
王震:后来,我跟姑父学会了武功。
王军:那些坏小子再也不敢欺负你了吧。
王震:有一次,他们又打我,让我把他们狠狠教训了一顿。
三个孩子笑了。
王震:可是,我也就被学堂开除了。
王之:那你为什么不去延安读书,在延安毛主席那里没有人敢欺负人。
王震:你这小子,那时候还没有陕北根据地呢,孩子们记住了,你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一定要好好学习,听毛主席的话,做革命的一个红色接班人。
三个孩子大人般庄重的点着头。
十一
(特写)宴请人员名单。
办公室里,王震在审核名单。
王震:涂治、王鹤亭、王恒生、樊宝云、余先生、刘教授、陆总工程师,哎,还有咱们的沙漠专家罗成呢?
吕树根:罗成同志不在迪化———
王震:可以让她坐到迪化的飞机来嘛!春节是中国人的最重要的民间节日,这些大知识分子为新疆的建设辛苦了一年,大家团聚一下多有意义啊。叫罗成同志来。还有,把军区工程处的秦爱玲也叫来,那是咱们的工程设计专家呢。
吕树根低调地:是。
王震:我看看菜谱。清炒,清炒,凉拌,凉拌,清蒸------这是谁列的菜谱?!我给你的哪个菜谱呢?
吕树根:我让吴师傅重新列的。
王震:这个堂堂的鸿春园的大厨师,就给我弄些清炒凉拌菜招待客人?连点牛羊肉都没有?
吕树根:这不怪吴师傅,是我定的标准。
王震:哎,我说吕树根,你又是那根筋用上劲了?给人家定了这么个标准。
吕树根:司令员,这次招待知识分子专家,本来是公事,完全可以让管理处报销。
王震:谁说是公事?不是说好了是家宴吗,是为了调节气氛嘛!
吕树根:可你拿什么调节气氛?你一天的伙食标准一两三钱肉,一两油,不到一两盐,两斤半蔬菜,按你定的那个标准,再加上酒,得用你大半年的菜金。请完这顿客你不吃饭了?!
王震:我不是说让马冰寒也参加吗?他也得掏钱呐?
吕树根:他的菜金标准还不如你呢?
王震一时语塞。他做在那里直转眼珠。突然,他眼神一亮。
王震:有了。你通知徐立清主任、张希钦参谋长、罗元发军长,张仲瀚军长加上马冰寒和我,怎么样,这下差不多了把。
吕树根:请的人多吃得也是多呀!
王震:那不行。要明确告诉他们,到时候我们只喝酒说话,都不吃菜。
吕树根:司令员———
王震:又婆婆妈妈了不是?就这么定了,快去办。别忘了在嘎斯车里放个棉垫,明天我们去机场接余先生。
吕树根:是。
十二
(特写)一个大锅里,黑糊糊的水正开着,一根木棍在锅里搅着,
锅里泡着两件衣服。
灯光下,王季青在煮着衣服。
王震;走了过来,他不解地看着王季青。
王震:你这是干什么?
王季青:我在给你做晚礼服。
王震:晚礼服?!
王季青:我买了两包颜料,把那套有补丁的好衣服染一染,这样显得衣服新,补丁还看不大出来。
王震大喜:学问,到底是你有学问,这么一招我怎么早没想起来呢?
锅里的水冒起了热汽。
王季青用棍子仔细搅着衣服,她的脸上冒出细细的汗珠。
王震做坐在一旁,点上烟,深情的看着王季青。
“你看什么呐?”王季青并没有回头。
王震:晚礼服?!我又开始穿晚礼服了。这让我想起一件事,你还记得1944年6月,“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到陕甘宁边区访问吗?
王季青:嗯,那是你第一次当外交官。
王震:但是我怎么也没想到总理会点名让我去完成这个任务,我说我是个粗人,让我去完成这个使命,你不怕捅漏子么?总理说,不怕,都说你王胡子外方内圆,方者原则也,圆者灵活性也。我相信你会善决机宜,把事情搞得很好的,捅不了什么漏子!完成那次任务我也是穿了一身军装,不过,那是我平生以来头一回规规矩矩认认真真的注意自己的着装和仪表。那几天,我可是真正领略了总理衣着整洁、言谈举止得体的伟人风范。虽然我任务完成得不错,可是跟总理比,我总觉得自己怎么讲究衣着,也不是那么回事呢?
王季青听罢轻轻笑了起来。
王震:你笑什么?
王季青:我笑你胆子大。我还没听说有谁敢跟总理比风度的。
王震急忙解释:我哪是那意思,我是说让我规规矩矩着装,我身上就不自在。
王季青:那是多年的战争生活给你养成的习惯,其实,一个人的魅力并不完全取决于着装。总理在延安穿的也是和我们一样的军装,为什么你会觉得他穿着特别好看呢?
王震听着,思索着:有道理,我们该学的东西太多了。
“哗————”
锅里的衣服被拧了出来。(叠)
新染的衣服已基本干了,被放在一个小木凳上。
王季青用热水缸子做熨斗,在熨着衣服。
王震在旁边帮忙。
王季青仔细地熨着每一个衣角。
王震看着看着,脸上露出了笑容。
王季青利落的叠好染好的衣服。
十三
一间宽敞的屋子里。
一个很大的圆桌上铺着白布。
桌上放着精美的菜肴拼盘。
吕树根在对着名单数椅子。
十四
大楼门口。
徐立清、张希钦、罗元发、张仲瀚、马冰寒等在恭候客人。
他们人人着装整齐,头发胡子收拾的干干净净。
嘎斯车开来。涂治、王鹤亭、王恒生从车上下来。
徐立清马上迎了上去。
“春节好!”
“节日快乐!”
大家相互问候。
徐立清:涂厅长,王司令员去机场接余明钰先生了,马上就回来,你们先请,马部长,请带各位先进去。
马寒冰:各位请。
涂治:哎呀,王司令员真是太客气了。
几个人进楼而去。
又一辆嘎斯车开来,车上下来樊宝云、刘教授,陆宗贤。
“欢迎欢迎!”
“春节好”
大家互致问候。
徐立清:各位专家,王司令员去机场接余铭钰先生了,大家先请进。
众人一起进去。
徐立清:哎,张参谋长,不是还有我们自己的两位专家吗?
“我们早来了!”说话间,只见秦爱玲和罗成端着热水盆,胳膊上搭着新毛巾,从院里另一侧走来。
张希钦:怎么让客人干这个?吕大个是怎么安排?
秦爱玲:是我们自己要求的,首长们把我们当外人,我们可有意见呐!
罗元发:哪敢呐,你们是专家,是宝贝嘛!
大家说笑着进屋。
十五
屋内,已是欢声笑声。
“你好啊,涂博士!”
“好久不见了,樊工!”
“今天王司令员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见面的好机会啊!
各位专家的情绪高涨。
“各位老师,请先擦把脸!”罗成把热毛巾递给涂治等专家。
“请”秦爱玲也把热毛巾递给徐立清。
徐立清:先给客人。各位专家先请坐吧。王司令员很快就会回来的。
“不用等了,我们回来啦!”话童未落,王震与余铭钰走了进来。
王震一身藏青色着装,衣扣扣得板板正正,脚上一双千层底鞋,显得很精神,又好像太规矩。
众人一见王震的打扮,显然很感意外,屋里出现了短短的寂静。
王震:怎么,为什么这样看我,不认识了。
大家立刻轰然大笑起来。
徐立清:我们从来没见王司令员这么衣着整齐。
涂治:主要是我们看惯了王司令员穿旧军装,这是第一次见王司令穿新衣服。
王震十分高兴:过年了嘛,万象更新啊。我先来介绍一下,这是专程从上海来考察咱们钢铁工业建设的余铭钰先生。
大家热烈鼓掌。
余铭钰:各位领导,各位先生好!
王震: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新疆农业厅厅长,著名农学家涂治博士。
涂治与余铭钰二人握手。
王震:这位是新疆水利局局长,水利专家王鹤亭先生。
王鹤亭与余铭钰握手。
王震:这位是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的得意门生王恒升先生。
王恒生与余铭钰二人握手。
王震:这位是国内知名的水泥专家陆宗贤先生。
陆宗贤与余铭钰二人握手。
王震:这位是历史学家刘凤山教授。
刘凤山与余铭钰二人握手。
王震:这两年轻的女同志是我们军队的专家,学工业设计的秦爱玲同志,学沙漠专业的罗成同志。
“余专家好!”秦爱玲和罗成主动上前握手。
王震:我再为余先生介绍一个,这位是我们新疆军区政治部主任徐立清将军,军区参谋长张希钦将军,罗元发军长,张仲瀚军长,还有我们军区宣传部长马寒冰同志。开场白太长了,大家快请坐。
王震坐在主人位子上,涂治坐在王震右侧,余铭钰被请到左侧,徐立清坐在主人对面的位子上。
吕树根走出来端着菜盘子上菜。
余铭钰看见吕树根直眨眼。
王震:余先生,这位是我的机要秘书兼警卫员兼司机。党内职务支部委员,是我的领导。
吕树根很不自在:司令员,——
余铭钰:各位将军连同这秘书都是人高马大,威风凛凛,壮哉,壮哉!
大家笑了起来。
王震:今天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一是五一年除夕就要到了。二是余先生从上海万里迢迢来到新疆商量建设钢铁厂的事情。第三,在过去的一年里,各位专家,为了新疆的建设付出了大量的极其辛苦的劳动,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说实在的,在我们新中国建设的战场上,你们比我们这些司令员军长们作用还大呢!今天我们几位同志一起,举行一个家宴,向各位专家表示感谢,向余先生,表示欢迎!
涂治:王司令员这话我们可不敢当。实在是因为共产党解放军解放了新疆,才使我们这些报国无门的人有了用武之地呀。
王震:那好,就让我们先为新中国,干一杯!
大家举杯畅饮。
王震:按照中国的老戏里的话说,张军长,怎么说来?
张仲瀚用戏曲念白说道:略备薄酒一杯,不成敬意,还请各位专家开怀畅饮才是——
王震:余先生,你是大地方来的,各位专家,你们高级酒席宴会见的多。不过,今天我可是专门请了当地最有名的厨师亲自掌勺,你们大家辛苦,可要多吃点啊!大家多吃点哪!
王震为余铭钰夹菜。
徐立清等几位领导为其他专家夹菜。
余铭钰尝了一口菜,很满意地点着头。
余铭钰:好,你请的这师傅手艺很好。王司令员,实不相瞒,以前我来新疆的时候就知道这新大楼,是盛世才办公署中最好的建筑,尽管当时我也是被当作贵宾请来的,可我没进来过,这次您不仅在这儿举行盛大家宴,还安排我住在这里,真叫我感动啊。我是个钢铁专家,可我也是个资本家,你这样待我——
王震:余先生,你是资本家,那是过去的事,现在你愿意为新中国建设、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出力,我们是很欢迎的。毛主席在新政协会议上不是讲过嘛,中国共产党人与一切愿意为新中国繁荣昌盛出力的各界朋友,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余铭钰激动地:我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也感谢王司令员的信任,来,我敬你一杯!
余铭钰一饮而尽。
王震也一饮而尽。下咽的时候,他稍稍皱了一下眉头。
吕树根过来倒酒,给王震倒了一丁点儿。
王震:哎,倒满,今天高兴,多喝点。
张希钦站了起来:各位专家,在我们新疆刚刚解放,百废待兴的日子里,你们对我们的工作能鼎力相助,不辞辛劳,这给我们广大指战员极大的鼓舞,我是分管抓生产的,借此机会,我代表全军区20万解放军指战员,敬你们一杯!
专家们兴奋地一饮而尽。
王震等领导们忙着劝他们吃菜。
余铭钰发现王震等领导光劝别人吃,他们眼前的小盘子却干干净净。
刘凤山:要说人民解放军,了不起!2000年前,汉武帝派李广利伐大宛,大败而归,李广利上书汉武帝,陈述失败原因,说“士卒不患战,患饥”。从此西域屯田,以为西国策;三国时期,曹操赞赏“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明太祖朱元璋说,“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若屯田。”清代名将左宗棠更是主张“历代之论边防,莫不以开屯为首务。或办于用兵之时,以省转馈。或办之事定之后,以规化久远”。可惜,历朝历代屯田西域均没能久远。以我之见,其重要原因是“屯田规模太小,或是没有着眼长远”。可人民解放军,从进入新疆开始,就做好了屯垦戍边,扎根新疆的准备。非但没给各族百姓增加税赋,反而帮助百姓发展生产,兵不扰民,百姓安福,实在是旷古奇迹啊!
马寒冰:刘教授真不愧是历史学家,古籍典故,倒背如流,以后我们举办文化教育培训班,一定请刘教授前来授课。来,我敬您一杯。
王震:哎,我们这位宣传部长也是文人呐,出生在马来西亚,大学毕业后在缅甸办过报纸,英文好的很。
余铭钰在听王震讲话时,发现王震肩膀上隐约可见的补丁。
刘凤山一饮而尽。
王鹤亭:各位专家同仁,参加王司令员举办的这个家宴,我感到很是激动,想必各位也有同感,我本人不胜酒力,但为今天气氛所感染,我建议大家共同举杯,敬王司令员和各位将军,还有全军将士,春节快乐,阖家幸福!祝愿我们的新疆,早日富强起来!
王震:好,这个提议我赞成,我们也祝愿各位专家家庭幸福,工作顺利!
众从又一饮而尽。
这时,罗成给秦爱玲使了一个眼色,二人先后溜出屋去。
十六
门外走廊里。
罗成:秦技术员,我发现了一个情况。
秦爱玲:什么情况?
罗成:王司令员和那几位领导,一口菜都没吃。
秦爱玲;这是为什么呢?
罗成:我们到后面去看看。
十七
厨房里。
一位厨师正在大锅里炖着什么。
秦爱玲和罗成突然闯了进来。
罗成:师傅,还有什么菜吗?
大厨师一惊,忙用身子挡住锅。
吕树根抢了过来:怎么,那些菜不够吃?!
秦爱玲:不是,我们是来随便看看。
吕树根:这儿挺油的,别把你们身上弄脏了,快去吃饭吧。
秦爱玲和罗成被“请”了出去。
十八
“哎,你们两个小专家跑哪儿去了?我们还要敬你们酒呢。”王震说着话要端酒杯。
罗成:我们不会喝酒,只要专家们喝好就行了。
涂治:王司令员,你们工作很辛苦,我们也吃得很好很愉快,各位,咱们请王司令员他们早点休息吧。
专家们纷纷起身告辞,并道谢。
王震:那就请各位也早点休息,吕秘书。
吕树根上前:到。
王震:送余先生上楼休息。
众人走出屋去。
余铭钰临走时,故意把围巾“忘”在了椅子上。
十九
大楼前,嘎斯汽车已发动。
涂治等人上车离去。
二十
吕树根陪余铭钰上楼后,返身下楼。
余铭钰待吕树根走后,蹑手蹑脚走下楼梯。
二十一
刚才吃饭的大屋里,桌子已收拾干净。
罗元发:司令员,快让师傅随便弄点什么上来吧,我饿坏了。
张仲瀚:司令员,一个油腥没沾,还要贴上三个月菜金,您这顿饭让我们赔的有战术。
徐立清:这才是名符其实的鸿门宴。
这时,大厨师端着大盆烩菜上来了。
张希钦:师傅,这道菜有什么名字吗?
大厨师:这呀,这叫“珍珠翡翠白玉汤”。
王震:来来来,甭管什么汤,一块吃吧,我也饿坏了。
几个人狼吞虎咽的吃起来。
这时,屋里响起一个极富感情的苍桑老人的话语,像天籁之音。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span>”
这时,大家突然发现站在门口的余铭钰。
王震:余先生,您怎么回来了?
余铭钰两眼含着泪水:王司令员,你们为了人民的解放,国家的振兴,竟如此勒紧裤带,咬紧牙关,人民怎么会不拥护你们?中国又何愁不会重振雄风?王司令员,我决定了,来,把厂子,把全家都搬来!倾家荡产,再所不惜!
王震急步上前,紧握住余铭钰的手:余先生,谢谢你!
二人深情对视。
(定格)
片尾歌起。
第十三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