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战役片断
第二次战役结束后,77师奉命到高原地区修整。我从黄草岭完成伤员收集接送任务,回到部队。不久,部队进行了第二次战役工作总结,同时对部队编制进行了调整,进行了评功评奖,并对作战失职、渎职人员给予处分,从而稳定了部队情绪,激发了广大指战员求战热切,为下一步作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役,我们230团毙敌157人,击落敌机1架,击毁敌坦克1辆,缴获武器弹药一部分。我团亡399人,负伤222人,冻伤240人,失踪95人。给我团补充了人员,其中兵团部85人,师机关130人,师炮团85人,231团2营转为我团2营。
我团张团长牺牲,政委受到处分,参谋长受到表扬,我荣立三等功。
现代化美军给我们上了一课。
打完这一仗,部队既懊丧又不服气,懊丧的是,我们未全歼敌人,而自己减员却很大,战斗力几乎丧失殆尽。不服气的是,敌步兵战斗力确实不强,但装备、技术先进强大,我军无法比拟,特别是空军。
我认为,长津湖战役,迟缓我军行动,贻误战机,摧毁我军战斗力的,除寒冬和补给因素外,就是美国空军的狂轰乱炸。
我们后勤供应不上,许多人吃不上饭,还要坚持打仗。气候恶劣,零下30多度,防寒服装不够不足,战士们穿着在上海发的2斤重的棉衣,从国内开赴朝鲜途中,有的部队为减轻行军负荷,竞令战士扔掉给养和棉衣。在第二次战役近20天里,没有得到任何补给,部队入朝后冻死冻伤饿死许多人。经历过长津湖战役后,许多经历过长征的领导同志说,这比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还要艰苦。我经历过抗战、解放战争,长津湖战役比抗战、解放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讲,还要艰苦残酷。
入朝作战初期,我军对敌情、我情、地形、气候等情况,掌握的不够准确,致使作战部署、下达作战命令有些失误,加之这次战斗又是仓促上阵,这仗怎能打好。像许多人所说,“走的糊涂路,打的糊涂仗。”
从军事思想上来说,仍然采用国内解放战争打击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思想,仍然采用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作战模式。没有从实际出发,打完这一仗,我们许多人才消醒过来,美军不好打。我们对美军作战思想、模式不了解,用打国民党军队的方法去打美军,而且作战地域一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情况完全不同。
我军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部队中普遍存在骄傲自满情绪,轻视美军,没把美军放在眼里。有的人说,“小小朝鲜战场,开上几个军去,一个月就解决了。”
上述这些,是我个人对我军长津湖战役没有完胜、损失巨大的原因分折。
我们的后勤太脆弱了。
战后,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曾对26军军长张仁初说,26军行动迟缓,贻误了战机。张军长毫不客气地回答,"只给了我3天的补给,9天急行军,部队那有劲去打仗了。"实际上,26军向长津湖紧急驰援时,两次补给全被美空军摧毁。后勤供给不上,对作战部队战斗力影响极大,加之天寒地冻,美军空袭影响行军速度等,这就是26军为什么不能按时到达作战位置的原因和事实。
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回国在鸭绿江边,向朝鲜长津湖方向深深鞠了一躬,他深知我志原军9兵团将士,在天寒地冻的长津湖,在这个根本不具备展开作战条件的高原高寒地域,却和美王牌部队陆战1师打了一场恶战,这个仗打得太惨烈了。
我们的装备技术太差了。
《彭德怀回忆录》里说,朝鲜战争,敌我装备优劣明显,我军成建制消灭美军1个营都相当困难。当时刚入朝作战,只有27军歼敌1个建制团,40军歼敌1个建制营。
长津湖战役,9兵团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设置伏击圈,将美军陆战1师包围,此役,消灭陆战1师及美7师一万余人,余敌3000多人逃跑。而9兵团3个军15万人则损失兵力三分之二以上。我们不能全歼敌人,主要是装备技术差距太大,把敌人刚包围,敌飞机就过来轰炸扫射,打开缺口,敌人有装甲运输力量,说跑就跑了,我们两条腿,就是追不上。
1998年,我看了一本资料,对第二次战役作了系统总结。我摘录部分:
一是思想准备不足。我军赴朝作战准备时间甚短,因此,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和估计作战对象、战场条件,并根据新的特点,深入研究,树立正确的作战指导思想都解决得不好。不少同志盲目轻敌,以为朝鲜战争"再苦也苦不过鲁西南,再惨也惨不过淮海战。"当在战斗中遇到竞想不到的困境时,则束手无则,甚至失去了战胜敌人的信心。
二是后方供应脱节。我军此役是由国内转入国外,由打击国民党到对付现代化装备的美军及帮凶。粮草既未先行,亦无后继。许多干部战士因冻饿交加致伤残甚至牺牲。更为严重的是,后方供应关系一直没有疏通,再加上敌军严密封锁交通,我军运输中断,后方供应即行断决,以致部队战斗力严重下降。
三是作战指挥上的问题。此役,我军作为战役预备队,待机位置过远,未随战役进程及时前移。直到一线吃紧,才奉命六昼夜强行军奔赴一线参战。使有生力量变成了疲惫之师,战斗力严重削弱。指挥上缺乏现代战争经验和对美军作战特点缺乏研究,机械地沿用国内战法指挥作战,存有很大的盲目性,影响了战斗效果。
四是组织纪律性差。部队一年半没打仗,战斗素质有所削弱,战斗作风、纪律有所松懈,直接影响了战斗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