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军老战友喜读《今生不了情》感悟纵览
不曾忘,当年饭可不吃,水可不喝,而“红宝书”不可不读。无论是老是少,是在家中还是在工作岗位,人们总是手不离卷,学习着、体会着、实践着。
不曾想,微信聊天整理出的传记文学产生类似反响。战友们一遍又一遍地欣赏,有的还写出了学习感悟。本想去烟台时索书的战友心切,写信恳求寄来一本,先睹为快。
什么样的书竟有如此诱惑力?《今生不了情》。于天松所著。
于天松,原77师副政委、烟台市工商局原副局长。这位当年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学雷锋标兵没有想到,自己所著《今生不了情》同样备受战友喜爱。
满满正能量 篇篇激励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于天松被评为全军学毛著积极分子,他的名字为战友广泛熟知。《今生不了情》记述了他的成长经历,战友们读后受益匪浅;重拾年代记忆,大家又倍感亲切。
个人成长是《今生不了情》描述的重点,于天松用了大量笔墨。书中写道,
都是满满的正能量,激励着读者奋发向上。读了《第一次参加学“毛著”会》《当学“毛著”标兵》《与孙乐义同行》后了,老战友王福胜深情地写到,于天松表现出了军人特有的品质和献身精神,闪灼着耀眼光辉。他的精神激励着战友们向先进学习,向典型看齐,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邹城市原市委常委、武装部政委、副市长刘裕超曾任师机关干事、科长等职,长期工作在首长身边,老领导的谆谆教诲他至今难忘。他认为于天松战友情、军营情、社会情是书的底色。从童年为填饱肚子到当兵的虚荣与上进,从士兵卒伍到师职领导跋涉,他始终把情提升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高度认识。但这种赤子之心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实打实的去做去写,让读者感到接地气,接兵气,接民气。记述的虽是小事、家事、私事,但事事都连着军营、战友和社会。我们窥一斑能见到历史的痕迹、社会的进步、对军营的眷恋。事事透视着作者与社会同进步的脚印,透视着作者的辩证思维和理性思考,透视着作者山一般的厚重和松一般的品格,透视着老党员、老军人的人格魅力和不忘初心的正能量。老同志读了会掩卷沉思,新同志读了心灵将受到净化。
于天松入伍的第一站是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岱崮连”。作为成长起点,他摸爬滚打7年成长为指导员。后任指导员吳光乾阅览于天松受到毛主席、周恩来接见的画卷,不禁投来了赞叹的目光。他在学习感悟中写到,《今生不了情》一到手就急切打开,映入眼帘的是那一行行由家走向远方的脚印,还有作者那飘逸潇洒的手书书名,仿佛看到了老首长从少年一步一步走来。70年的岁月沧桑,70年的苦辣酸甜,70年的奋发有为,70年的艰难跋涉,70年的苦思冥想凝炼成了“不了情”。老前辈是“岱崮连”在和平建设时期涌现出来的模范代表,是这个连队的骄傲,是我辈学习的楷模。
“岱崮连”人才辈出,有光荣的过去,也有于天松这样的接力者。新兵入伍,连队领导讲连史,于天松的故事代代相传。官兵们仰慕他,渴望听到他的教诲。他们的期待正是于天松的愿望,他给“岱崮连”现任指导员陶波寄去了《今生不了情》。陶波读后感中说道,听说于老前辈流着眼泪写《岱崮情》,自己拜读时也是泪流连连。对老连队一往情深,守望“岱崮连”成长的于天松给陶波回信说,我77周岁了,但一直关注着“岱崮连”发展。当了解到咱们的连队整编后划归海军,他嘱咐官兵不管穿什么服饰,我们依然是岱崮人。所以,他给连队寄去了10本《今生不了情》。他还告诉陶波,“岱崮连”因打日本鬼子闻名,之后又出了个打国民党军队的“第二岱崮连”。这个连队的指导员也住烟台,俺俩偶然相遇把酒言欢,述说各自连史。作为“岱崮连”连老兵,希望你们能发扬荣誉再立新功。这也是我的人生不了情。
富有感染力 吸引众读者
《今生不了情》讲述的故事,长则千字有余,短则几百字。但故事情节却是那样生动传情,读来实在有点放不下的感觉。
王行旻,26军宣传处的老笔杆子,于天松同龄人。他说,尽管这本书的编辑、装帧都很好,但他更喜欢文中的故事。认为,个个故事都是佳话,篇篇文章有真情实感。写家庭有父母子女,写社会有亲朋好友,写部队有首长战友。让我看到了他人生的不平凡,对挫折的不低头,对欢乐的不过头,看到了作者人生的辉煌而灿烂。
不错,《今生不了情》共有“苦乐少年”“砥砺前行”“落叶归根”“回嚼品味”4个部分,分别描述了他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感悟。千字有余的《野趣》,把于天松少年时趴猫、打瓦、摸瞎糊等孩童游戏,以及蹲在地上听本村“故事大王”讲三国,讲水浒的故事描写的惟妙惟肖。《和韩政委大白碗喝酒》的故事,把他与师政委韩友庆大碗喝酒的动人场面呈现在读者面前。文说,韩政委要求与他结成“一帮一,一对红”对子,调二炮任政治部主任后与前来看望他的于天松在家中吃饭,平时不喝酒的韩友庆翻箱倒柜找不到酒杯,干脆用大白碗倒上二锅头开喝。韩政委不胜酒力,一会就眼红脸红,在老伴的规劝下才上床休息。
故事传情,引人入胜。类似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战友们个个喜欢阅读。于天松学毛著的“徒弟”王寿荣说,快递送来《今生不了情》后,他如获至宝,通宵拜读,感慨良多。他善于刻画人物,透视内在世界,所写人物个个鲜活,有骨头有肉有灵魂。《父亲是酒仙》中写到,父亲喜欢喝酒,90岁之前还是一天一斤酒。临终前两小时,问他想吃点什么他摇头,当问到喝口酒吧时他却点头了。家人满足了老人的愿望,这是他一生的最后一次喝酒。母亲特别喜欢于天松,他写母亲的文章最多,《童年的馋》《反跑》等都有涉及。其中写到,于天松5岁时被骡子一蹄子踢到水沟里,左眼的血顺着吊裤流到脚。母亲发疯似地赶到出事地点,心都快碎了。也写了母亲的善良,母亲的精明,写她是个看破不说破的慈母。于天松写人物多了,好妻子、好岳母、好嫂子、好连长......王寿荣思绪万千,如同过电影般历历在目。
王守荣与于天松是地地道道一个“战壕”的战友,他了解他太多了,就连于天松属羊,朱桂荣属猴都知道。看到于天松的文章,他仿佛回到了火热的军营生活,热泪盈眶。
处处接地气 增强认同感
大家之所以喜欢于天松的文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选材、立意、语言接地气。打开书卷,就觉着有股“向下”的气直往外窜。
大题材,往往是记者、作家的首选。在《今生不了情》中,虽能看到不少这样的文章,但更多的是土掉渣的小故事。越是这样的故事,大家越是喜欢读。曾在26军宣传处当处长的高绪平认为,于天松善于“原生态”素描,文章大都是莱阳山沟沟里的趣事、昆嵛大山里的故事、日常生活里的琐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他说,于天松实事求是,没有矫柔造作,更没有拔苗助长,事情原来是样就怎么写,象“原生态”歌谣一样动听。正像于天松在前言中所说“我力求真实,实况直播。”
不是吗,高绪平读着一篇篇诸如《破棉袄》《想起了那年吃哈密瓜》,认为这些记述“原生态”的文章才是接地气的经典之作。《想起了那年吃哈密瓜》写到,50年前军区新组建新疆五师送来一车西瓜,管理科不清楚价钱又怕烂了,便先估价记账分了。他所在科分了36元钱的瓜,有人提议给无牵无挂的于天松留着,他是双军人,钱多。
36元是什么概念?现在看来是小意思,可那时的年轻军官只有52元月薪。如果现在让你拿出几千元、上万元卖买瓜又会这么想?出差回来后,他面对一框框哈密瓜直摇头,一趟又一趟往家搬,墙边堆满了瓜。他也怕烂,白天吃,晚上吃,自己吃,送给朋友吃,让爱人带到医院分给战友吃,半个月下来,尿都有哈密瓜味。后来,小黑板上突然发出通知,说那些瓜不要钱,是五师赠送的。于是,便有了于天松赚了便宜的笑谈。可他笑不起来,当成任务吃没吃出甜味来,反而再见到哈密瓜就反胃,直到如今。
再看立意,于天松也是独具匠心,直接地气。他曾发表文章数百篇,有良好的写作功力,如今写起自传还是那样善于抓住本质,以小见大。战友们普遍认为,于天松所写故事虽小,但都是身边事,好像发生在读者身上。他的老战友省民政厅副厅长李森说,他的文章虽短情意真,小故事里见到大世界。像《搞教育还是实在点好》仅有600多字,但点到了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害。他做思想政治工作几十年,认为部队最难的做是老兵退伍教育,靠“哄”不能解决问题。老兵各有各的实际需求,有的想入党,有的想提干,有的想转志愿兵。还有一些基层干部喜欢封官许愿,一旦兑现不了老兵就会找后账,甚至矛盾激化。为此,连队普遍把退伍名单到老兵即将离队时公布。身为炮团政委的他觉着问题不在这里,要求部队提前一周找战士谈话,透透风,摸摸底,将问题解决在集中教育之前。结果,全团183名退伍老兵个个表示服从组织决定。这时又接到上级命令,那年的老兵全部参加对越还击作战,他们愉快地走上战场。读完这篇文章只需三两分钟,却能掌握切实管用的好办法。他的文章就是这样接地气,不服不行。
至于于天松的语言接地气,则缘于他没有官架,不唱高调,净说大家能够接受的话;他为人实在,讨厌打哑谜,净说“人话”。《今生不了情》延续了这种风格。作为胶东人,高绪平深有体会地说,十多万字的文章不离“土话”“俗话”“疤疤话”“家乡话”,大家一听就懂,一看就笑,一想就赞,怎能不佩服有加呢!
说到接地气,于天松还专门写了篇《接地气》的文章。
揭秘私密事,摄魄又勾魂
一般说来,自传体文学呈献给大家的是成绩成就,少有人展示自己的“阴暗面”。而于天松则不然,他用大量篇幅讲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甚至有损于形象的隐私。兴许,这也是他为人做事“三老”准则的体现。大家喜欢读他的文章,也是原因之一。
《当兵前的一段恋情》,一看这标题,就知道于天松是个情种。文章说,1958年,于天松推车为大炼钢铁的队伍送粮,推到陡坡处没有了力气,车子不进反退。危难之际,本村姑娘前来助力。自此二人好上了。炼钢是用磨推矿石,他俩在一个磨上,彼此都想多使劲,让对方省些力。后进的磨眼插白旗,他俩的磨始终红旗飘飘。每次村上演电影,他俩都去看。后来他在食堂卖饭,她总到他的窗口买,不为多给只想近距离见一见。当兵临走,他与姑娘村头约会。入伍后,姑娘还到部队看望他。终因她父亲是“四类分子”,他俩终止了这段恋情。提干后,他在烟台的大哥帮做媒人,又因女方有海外关系没有结果。为此,于天松又写了《找对象》介绍来龙去脉。
天不作合,77师炮团南京战友张爱民感到很惋惜。他在微信里说,于政委每篇文章里真字当头,与“四类分子”女儿的初恋和烟台女交往都没有隐瞒自己为了进步而放弃甜蜜蜜的恋情。在一般人看来,这都是短处和伤痕,有谁愿意揭短呢!何况,快八旬的人了,还能说出情啊爱啊,十分难得。为了真实的再现自己,他不怕别人笑话,也不怕老伴奚落。
张爱民看了《难忘战友王立峰》,同样发出佩服的赞叹。一天,身为师政治部主任的于天松接到下部队的宣传科长王立峰电话,说是到部队有15里路程,还要爬个大坡,自己腿疼,需要派车接一下。“谁没个胳臂腿疼的,太娇气了吧。”于天松顿时火气不打一处来,又批评道“毛病真不少,红军走了二万五千里,你这点路都走不到?不能走就爬!”还不解气,他愤愤地把电话扣了。万万没有想到,时隔不久,王立峰查出肝癌。这顿粗话,让于天松后悔自责一生。望着误解,自责、致歉的文字,张爱民心潮起伏,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试看当下,由哪个领导勇于认错、道歉,往外推还来不及呐!
于天松揭秘隐私又何止这些。他参加过支左,其中的迷茫和错误做法他都一一记述。在文登,红卫兵召开公社书记黄道修的批斗会,要求部队参加以示支持。解放军支左不就是支持左派吗,他们贴着造反派标签应该是左派吧,于天松吃不准,迷迷瞪瞪带着连队参加了,还喊出了“打倒黄道修”口号。后来去县里开会,看到得到提拔的黄道修坐在主席台上,他感到很愧疚,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在福山,他又把村大队长当成了走资派批斗。时过多年,他去村里时告诉司机进村别熄火,担心与之相见会尴尬。他曾想过认个错,又害怕人家砸砖头。在栖霞,于天松还做过和稀泥事。支左中自己的对与错,他在《“三支两军”好迷茫》中展现。
战友们默默品尝着这些故事,都说于天松胸怀坦荡,连大家不可能知道的事都和盘托出。曾在军宣传处做干事的吳小妹认为,于天松的的文章既如行云流水般的潇洒又很真实,真有点不读不快的感觉。原八连司号李元印说,个个故事有真情实感,扣人心弦,他一口气读完了41个故事。
阅读掀高潮 再添新亮点
《今生不了情》出版了,先是知道的战友在微信群里放出风来。一时间,战友们睁大了双眼,期盼着早日看到于天松大作。他在战友群发出告示,请大家发来邮寄方式。原230团副政委姚进国说,南通在77师的兵员多,于政委集中寄来了35本。于是,他们举行了分发仪式。济宁籍战友在于天松手下服役的也不少,他们借发书机会带上夫人小聚,畅谈接书感想,共叙战友友谊。
一本本、一摞摞书籍寄往各地。曾在77师组织科工作的第二军医大学政委陈锦华将军看到战友们群里晒学习感悟,便在微信群里留下地址,希望《今生不了情》早到上海。军组织处原处长史毅告诉群友,他拿到大作晚上一直读到凌晨一点半。他说,伴着墨香捧读的感觉更好,百读不厌。原济南军区政治部研究室主任刘忠来那天上午正在地里刨地瓜,没刨几下手机响了,一看是有烟台的快递,就知道一定是老领导的书到了。他立即收拾镢头往回返,与快递小哥碰面。走进家捧起书就没放下,中午一边吃饭一边看,饭后又倚在床头接着读。下午三点半了,老伴午休醒来,他也刚好把书从头到尾翻看了一遍。他说,就象饿了几天一样,先狼吞虎咽地“垫一垫”,然后再留着肚子细爵慢咽吧。
于天松有位老战友叫王少荣,已86岁高龄。他说,虽然大多文章在微信群里读过,但还是又读了一遍。他的书有质量,有份量,拿得出手。希望他抓紧时间写续集,争取在我有生之年能够看到。
薛启捷,山东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于天松当干事时的科长。他认为,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从苦乐少年到火热军营,再到有趣的退休生活,有家庭、子女、父老、兄弟,特别是许多战友,其中还自己熟悉的。许多照片很有纪念意义,他的结婚照像年轻时的习近平。还插上了他收藏的奇石照片,所有内容自己都很有兴趣,一定认真拜读。85岁的他风趣地说道,你寄来了两本书,我与老伴一人一本读起来。
为熟人点赞人之常情,而为连点印象都没有的人鼓掌就有点奇怪了。1975入伍,服役3年的盐城籍战士王中明在部队期间与于天松素不相识,当从战友手中接到《今生不了情》依然是感慨万千。善于玩文弄墨的他饱含笔墨煽情道,2017上半年我加入了229团微信群,发现群里有个叫“思念”的人发贴子超凡脱俗,我还稀里糊涂“表扬”过他几次,但不知道他是谁。与战友们聊天,理一理头绪,排列组合,几十年前模糊记忆里还是没有这个名字。我问战友孙开荣他哪年任团政委,怎么没印象?他严肃地告诉我,是师里的政委,你可不能瞎说呀!收到《今生不了情》,王忠明手不释卷,潇潇洒洒写了3600字的感悟。
梳理点赞和欣赏的战友,不难发现他们有于天松的部下、搭档、也有他的上级领导;有朝夕相处的,也有素不相识的;有战友,还有同事、家人以及家人的亲朋好友。他们中有年轻人,也有耄耋老人。读者群体如此之大又如此用功,原77师政治部副主任赵希庄所期待的“掀起学习于天松著作高潮”成为了现实。
读者之多,学习感悟纷至。如何组织大家交流,成为原229团团长孙明勇的心事。他与于天松是老战友,多有共同的微信群,军群、师群、团群.....孙明勇将在不同群的战友感悟逐个群转发。后来觉着有些感悟太零散,不利于切磋,又逐一编辑组合,集中发送。可以说,几乎是一天一编辑,一天一转发,辛苦自然不必说。发至16期时,他看到写体会的人少了一些,通告大家告一段落。哪知,不几天战友们又“疯”了,他又重拾编辑工作。截至目前,已是编发18期,近3万字。
写书的人多了,读书的人少了,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连于天松也没有想到,他的书出版后竟阅读如潮,而且写出了体会文章。
于天松的书好人缘也好,战友们也多有请他到本地一叙。威海、东营、滨州,潍坊,已经去了很多地方。于天松邀上了孙团长,他们一同前往。于天松十分感激,在群里发文说:“我的小文很短,但吹手队伍很长。孙团长搜集书评两三万字,这人情大了,怎么感谢,还是都在酒里吧。凡有书评的战友到烟台,我都请客。”言下之意,到时候还要劳驾孙团长。
好书,《今生不了情》的确是本好书。正如为本书写序言的著名作家李延国赞美那样:“《人生不了情》,沉甸甸的一部人生纪录。包含了真,善,美。这是我近年看到的最具生活气息,内涵最丰富的一部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