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创网讯 2021年9月26日下午3时许,在河南省淮滨县防胡镇高林村的广场上,老少爷们、镇村干部、公安民警在这里喜迎走失60余载的李新。李新刚一进村,就被姑姑、二弟、三弟、小妹、老表及众亲人拥抱,“少小走失老大回, 乡音虽改家梦在。”
“哎哟,我的大侄子,这回可找到你了。”“ 大哥、大哥、大哥,这回我们终于见到你了,我们的亲大哥。”“ 哥,我们这一分手就是60多年啊!如今我们兄弟见面是多么不容易啊!”
李新,乳名“忠臣”,男,1956年生,河南省郑州市居民,原籍信阳市淮滨县防胡镇高林村人。1959年冬,小“忠臣”与奶奶、大姑、老表一起到信阳市平桥一工厂看望父亲刘本耀,期间在厂里玩耍时走失,后其家人多方寻找未果。
小“忠臣”这一“走” 就是60多年,从呀呀学语的幼童,到如今已是两鬓花白的老人。
“忠臣”走失后被人带到新乡市,先被送往市社会福利院寄养。上世纪60年代,新乡市社会福利院取消,“忠臣”被市民李发义夫妇(已故)收养,“忠臣”被取名李新。李新中学毕业后参加工作。
在李新的记忆中,自己是个走失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一直想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但因走失时只有3岁,对父母和家乡没有多大的记忆,多年来寻找父母和家乡一直没有音信。但在李新的记忆中,家乡的县汽车站附近有个大埂。一次他在与一位淮滨籍朋友闲聊时,这个朋友告诉他,淮滨原老汽车站附近就是大埂。
2021年8月,李新到淮滨县公安局寻求帮助,负责“团员行动”的刑警大队马集中队负责人霍亮积极帮助,先是带领李新到其记忆中的车站进行回忆,并调取60年代左右报案丢失的卷宗,同时发动各派出所在辖区内查找60年前丢失孩子人员。后淮滨县防胡镇高林村村委会主任刘本友反映,本村本家刘本耀的大儿子大概在五六十年前走失。
得此信息,霍亮、刘尚华及时带领李新到防胡镇高林村寻找亲人。通过了解,刘本耀夫妇已于多年前去世,唯一了解该情况的刘本耀妹妹刘本英还健在,于是民警又带领李新找到刘本英。可因李新走失时年龄太小,现在已过去几十年,人变化得太大了,从外貌上一时很难辨认出来。据刘本英讲述,在她的记忆中,侄子走失时身穿红色棉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就是这样一个穿着的记忆,立刻让李新兴奋起来,老人讲的与他幼小记忆相吻合,在他的记忆中,离家时他穿的就是一件红棉袄。
随后霍亮、刘尚华将李新和刘本耀儿子的血样采集进行DNA比对。为了稳妥起见,又将双方的血样送往南京医科大学司法鉴定所进行亲子鉴定。
喜讯很快传来。经鉴定,李新与刘本耀的儿子、女儿系同胞兄弟。就此走失60余载的李新找到了淮滨的家,由此了却了老人一桩几十年的思乡之情。
在当天的“‘团圆’行动,让爱回家”认亲仪式上,信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部门负责人李晔晖、淮滨县公安局党委委员王琪及防胡镇领导到场欢迎。王琪致欢迎辞并简要回顾了民警寻亲经过,并祝李新和血浓于水的亲人们好好团聚一下,淮滨是李新同志的家乡,欢迎今后常来常往。一个下午,李新一直按奈不住自己的激动心情,逢人便热泪盈眶,并一再对老家帮助寻亲的民警表示感谢!
为了表示对公安机关的感激之情,李新一家及其弟弟刘炳刚、刘炳功携全体亲人向淮滨县公安局赠送两面锦旗。一面上书“风雨六十载,漂泊大半生。漫漫寻亲路,警民鱼水情。今朝终还乡,感谢共产党”;另一面上书“人民警察为人民,艰难寻亲得梦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