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可以代称一个全国性重大节庆日,这至少在中国绝无仅有。元宵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说文解字》曰:“元,始也。”中国农历把正月称作元月,中国古人称夜为“宵”。
元宵佳节吃元宵,这是中国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字与“圆”字同音,圆形圆意,中国人素喜“图彩头”,元宵故又叫做“元宵圆”。元宵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小吃,通常以芝麻、白糖、枣泥、豆沙、果仁为馅,也有的以虾仁、菜肉、鲜肉、火腿等为馅。其制作方法有“滚元宵”和“包元宵”之别。
“滚元宵”流行于北方,大致程序是先拌馅,后摊成片,晾晒后切成拇指大小的立方块,再放入筛子型的机器里,倒上糯米粉,“筛”起来,馅料在滚动撞击中变成球状,又叫“滚沾法”。
“包元宵”流行于南方,称为“包汤圆”,大致程序是用水磨糯米粉沥干,搓揉成小团,捏成锅形,将馅放入捏拢收口,也叫“包上法”。 因地域不同,中国各地对元宵的称谓亦有所不同,如“元宵”“汤元”“圆子”“浮圆子”“乳糖元子”“糖元”“汤圆”等等。有意思的是,南北方元宵的馅儿各不相同,外形却别无二致,显示出一种文化的默契。
关于为什么南北方对元宵的称谓不一样,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当上了“大总统”,一心称帝,他觉得“元宵”与“袁消”同音,很不吉利。因此在1913年春节前,下令将“元宵”改称“汤圆”。后人作打油诗纪事:“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其实,这仅仅是个趣闻轶事罢了。事实上,“汤圆”的称谓由来已久。南宋周必大《平园续稿》中有《元宵煮浮圆子》诗句:“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裹,珠浮浊水中。”可见宋时已有“汤圆”的称谓。清乾隆帝也做过同题目的诗:“美擅团圞节,名传灯月筵。清风同说饼,嘉夜煮浮圆。”这些史料可佐证“汤圆”的称谓与袁世凯并无多大关系。
元宵的制作最早始于何时,未见确切记载。南朝著名文人宗懍在其所著的《荆楚岁时记》中曰:“
“元宵”称谓出现的时间与元宵制作开始时间大致相当。有人考证,大业二年(606年),隋炀帝为了粉饰太平,从
中国民间还有个流传更广的版本:相传汉武某年冬天天降大雪,汉廷名臣东方朔到御花园给武帝采折梅花,忽遇宫女元宵准备投井。东方朔急忙上前劝住并问其原由。得知元宵姑娘入宫以来数年未见双亲,年节思念更甚,孤寂难耐,想一死了之。东方朔深表同情,决定帮助元宵姑娘。不日,东方朔化妆出宫在长安街头摆摊算卦,凡前来求签问卜之人,皆得“
较比食品元宵,元宵节的来历则清楚许多。司马迁的《太初历》中元宵节已列为重大节日,可视为“板上钉钉”之据。中国道教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并称上、中、下“三元”,故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史载,前元元年(-179年),刘邦死后吕后专权,汉朝基业岌岌可危,汉将周勃与右丞相陈平联手,于是年
除了吃元宵,中国元宵节最大的特色就是赏花灯。元宵节亦有“灯节”之称。“灯节”之称源自东汉。当时汉明帝提倡佛教,遵僧人
中国的元宵节始于宫廷,发扬光大于民间。2000多年以来,每逢元宵佳节,神州大地各族百姓,吃元宵(或称元宵菜的各种美食),赏花灯,耍龙狮,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放烟花,猜灯谜,乐舞百戏表演……东西南北中,彻夜闹元宵。历代文人墨客则诗情大发,描写元宵佳节的名篇佳作世代迭出。
隋炀帝的《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欧阳修的《正月十五闻京师有灯恨不得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更成为千古绝唱……
中国元宵节盛景,堪称全世界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狂欢节。时至今日,诸多现代化科技为中国元宵佳节增添了更多的情趣、空间和形式,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元宵晚会”,通过视频传输技术,使遍布全球的海内外华人能够同步欢度元宵节,堪称当今世界的“节庆奇观”。
一粒小小的元宵,饱含着一个国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俗和多彩的人文,成为连接中华各民族兄弟姐妹的情感纽带,浸润着无数游子的万般乡愁。如果有人不了解中国,那么吃一粒元宵,就会知道什么是“中国味道之神奇魅力”;包一次元宵,就会知道什么是“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闹一次元宵”,就会亲身体验到什么是“中华民族的和而不同有容乃大”。
小小元宵——中国文化的“优秀形象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