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向往。天安门,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十分崇高和神圣的,它既是中国的象征,也是中国的心脏。它既是国泰民安的象征,还是政治符号,更是文化符号。
每次去北京天安门,给我的印象是,人山人海,花团簇拥,来自天南海北的中国人,都想到天安门城楼前,走一走,看一看,亲眼见证雄伟壮丽的天安门。
我对天安门的认识,是从小到大,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的。
第一次对天安门的认识,是从小听广播,看课本得知的,不像现在从电视上可以看到。
1964年我爸爸刘乃晏在北京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学校放假回烟台休假,他把在北京的所见所闻包括天安门,作为故事讲给我们兄弟听。
1970年开始,从广播里时常听到儿歌《我爱北京天安门》,当时这首歌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这首歌耳熟能详,歌词至今都能背下来。
那时候对天安门的认识很抽象,毕竟没有到现场亲眼见识。因此,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冲动,一定要去北京,一定要看天安门。
1971年我参军了,在一个连队当兵,曾做过两年文书。连部里有一个留声机,我负责定时播放军号,还放一些革命歌曲,其中有《北京颂歌》,这首荡气回肠的歌曲已经深深络印于脑海里。
灿烂的朝霞,
升起在金色的北京,
庄严的乐曲,
报道着祖国的黎明
啊!
北京啊北京,
祖国的心脏,
团结的象征,
人民的骄傲,
胜利的保证。
各族人民把你赞颂,
你是我们心中的一颗明亮的星。
每次听完这首歌,我总在想,什么时候我也去北京,亲眼看看心中的天安门。
让我实现去北京看天安门的夙愿,第一次是1976年,部队让我去执行一项外调任务,路过北京。当我从火车站出站,踏上天安门广场的那一刻,心里特别地激动。我们这一代人,是听着《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成长起来的,以前对天安门只是一个想象,只是一种向往,只有今天,真正站在天安门前,身临其境,才知道什么叫激动、兴奋,看什么都特别亲切,看什么都异常新奇。
1976年至1977年,我在河北跟随部队执行抗震救灾任务。任务完成后,原解放军总后勤部邀请我们进京,住在总后勤部招待所,放假3天,让我有机会再去了天安门。
这一次,不仅再看了天安门,还看了国家博物馆、颐和园和天坛公园。
我在部队期间,先后去北京两次,这两次都去了天安门,亲眼目睹了天安门风采,了却一定要去北京,一定要看天安门的心愿。
1990年我转业到地方,在省直部门工作,去北京的机会多了。20世纪90年代,几乎每年到国家有关部委开会,去北京有关部门汇报工作、申请项目资金等。
济南去北京的高铁通车前,我们一般带车去北京,400多公里路程,一跑接近一天。2008年高铁通车后,去北京简化了,一个半小时就到北京,不再带车去了。
1991年到北京开会,利用空闲时间看了天安门,又来到亚运村,留下这张相片。
第二天晚上,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安排我们来到人民大会堂,为我们进行慰问演出。
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遥相呼应,构成一幅壮丽的景色。1958年建筑人民大会堂,设计高度超过天安门,中央领导人讲,这是人民的大会堂,可以超过。
这次我有幸来到人民大会堂内部,领略人民大会堂的建筑风格,虽是1958年的产物,今天看来,还是相当大气,甚为壮丽。
1994年,我和同事们在北京完成国家交办的八省市建国45周年展览后,
眼见着女儿一天天长大,我想,尽早些让女儿来认识天安门,实地见识天安门,现在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比过去强多了,找个机会带女儿到北京观看天安门。
1992年,女儿十岁,乘她放假,我带她来到北京,第一站是观看天安门,留下这张合影。
然后又去平安门北边的故宫,天安门西北方向的颐和园和八达岭,感受以天安门为代表的中国历史和文化。
这是哪一年来天安门留的影,记不准确的年份了。因为来北京次数多了,到天安门次数多了。现在回想起来,从服装上看,像是1996年或者1997年的夏季。
2000年以后,我到北京的机会更多了。每年去北京参加全国农交会,到国家上级领导机关汇报工作,等等。说实话,有好多次来到北京,没有去天安门,有时因为时间紧张抽不出空来,还有,觉着天安门去过好多次了,不去现场对它的印象也永远忘不掉的。
2011年,伴着秋日我又来到天安门,再到象征祖国形象的天安门,我的心总是按捺不住再次激动,是那种久违的一种激动。
天安门,拥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仅中国人,世界上许多人都知道,可以说享誉四海。
天安门之所以为世人敬仰和崇敬,是因为它是国家的象征,文化的精华,民族的精神,历史的印记,阅兵的场所。
所以,天安门永驻许多人的心间,挥之不去。
我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天安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可谓历史悠久,年代久远。
天安门,坐落在我们国家首都北京市的中心。天安门城楼建筑雄伟大气,最为醒目的是,在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泽东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
天安门最初名“承天门”,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
天安门两侧是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与天安门浑然一体,共同构成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南北长
广场上矗立着著名的建筑群。从故宫的南端隔长安街相望,沿着北京中轴线由北向南依次有国旗杆、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和正阳门城楼。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侧有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以天安门为坐标,东南有天坛公园,东西北有北海公园,西北有颐和园,西北
这些宏伟建筑,以杰出的文化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
我喜欢《红旗颂》,大气磅礴,震撼人心,每次听起交响乐《红旗颂》,脑海里立即会浮现出那一幕庄严伟大的历史时刻,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伟人的庄严宣告永载历史史册。
这是
这个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历史画面,永远铭记于我们的心中。
天安门从历史视觉,记载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五�二〇运动都在这里为中国现代革命史留下了浓重的色彩,同时还是无数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天安门是中国从衰落到崛起的历史见证。
我每次站在天安门前,中国历史上,国破家亡、蒙受耻辱的画面总是难以忘却。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占北京。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1937年,抗日战争日本侵占北京。有一个纪录片,日军侵占北京,从天安门大摇大摆进入故宫,这一幕让我难忘。
回忆天安门历史,会让我们记住,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和国防,帝国主义架起几门大炮就能征服一个国家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不想战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上隆重宣告,我们需要和平发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贫穷落后就会挨打。如今强大起来的中国,不会再重演挨打的悲剧了。
天安门留给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的画面。这是1966年8月至11月,毛主席八次接见了红卫兵和群众,总人数约1100万。这项工作是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和直接指挥的。
这个历史事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1966年,我小学即将毕业,因为文化大革命开始,学业中断,停课闹革命。我刚满12岁,好像参加了学校红小兵。我周围那些初高中生,都成为红卫兵,他们纷纷前往北京,去天安门广场上见到毛主席。
我妈妈不让上我参加大串联,我听妈妈的话,也没有去北京。妈妈担心我的安全。
那个年代,学生们把“红卫兵”看成是“最光彩”、“最革命”的名称,各种红卫兵组织纷纷组织起来,红卫兵运动立即风靡全国。随后,全国红卫兵开始大串联,并逐步集中到首都北京。
这样,从1966年8月到11月,毛主席共八次、分十批接见了红卫兵和群众。
不管咋说,这段发生在天安门的历史画面,给20世纪四十、五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留下一个浓厚的历史瞬间。
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举行过14次国庆阅兵,其中1949年至1959年共11次。此后,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直到1984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央决定恢复阅兵,并于1984年国庆35周年举行了大型的国庆阅兵式。
以后又举行过4次,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
天安门上有一个历史性的庄严时刻,那就是
我喜欢阅兵式,其中一个因素是,可以看到我们军队的新型装备,这是卫国的利器。我们国家建国以来15次大阅兵,有14次是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方阵通过天安门广场。
1999年国庆大阅兵,受阅部队通过天安门。
2009年国庆大阅兵,受阅部队通过天安门。
2015年大阅兵,受阅部队通过天安门。
2019年大阅兵,受阅部队通过天安门。
2019年大阅兵。
1997年,我和几位同事到北京出差。临近晚上,一位同事提议,明天去天安门看看升旗仪式,我们异口同声说:一定去。
我记得那一天特别冷,我们起了个大早,用了一个小时来到天安门广场,伴随着雄壮的国歌音乐,五星红旗在我们的视线中冉冉升起,此刻心潮澎湃,我们国家如今正在迈向伟大复兴的道路,我们赶上了国强民富的好日子,我们是幸运的。
秋高气爽的北京,格外诱人美丽。
2021年10月11日,我们来到北京,为了再看天安门,住在离天安门不远的民族饭店。
用了半天时间,我和爱人到天安门西边的民族文化宫,观赏了少数民族敬献毛主席礼品展。
怀着愉悦的心情,我和爱人来到天安门前,此时,数不清的人们,汇聚到天安门城楼下,大家都想多看几眼天安门,亲眼见证雄伟的天安门。
我们来到位于天安门两侧的中山公园和劳动人民文化宫,漫步于安详宁静的花草绿树丛中,此时,我们想起天安门南边人民英雄纪念碑上记载了无数革命先驱,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和平昌盛的新中国,让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天安门和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重回人民的怀抱。
我爱人在天安门西侧的中山公园草坪留影。
庄严、雄伟、大气、震撼、向往、崇敬,这就是天安门带给我的感受。
有一种爱是根植在心底的,有一种爱是永恒的,这就是我对天安门永远地爱慕,永远地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