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湖战役结束以后,77师230团奉命到高原地区修整。父亲刘乃晏在黄草岭完成伤员收集接送任务,回到部队。不久,部队进行了第二次战役工作总结,同时对部队编制进行了调整,进行了评功评奖,230团张端胜团长牺牲,政委受到处分,参谋长受到表扬,父亲荣立三等功。并对作战失职、渎职人员给予处分,从而稳定了部队情绪,激发了广大指战员求战热忱,为下一步作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据父亲记载:“此役,我们230团毙敌157人,击落敌机1架,击毁敌坦克1辆,缴获武器弹药一部分。我团亡399人,负伤222人,冻伤240人,失踪95人。战后,给我团补充了人员,其中来自兵团部85人,师机关130人,师炮团85人,231团2营整体转为我团2营。”
对长津湖战役,父亲每一次说起,都会有这样一句话:“这一仗打得窝囊。”
一、我看到《冰血长津湖》一文,对长津湖战役中26军作战有这样的描述。
1950年11月30日,彭德怀、邓华连夜致电9兵团:“你们当前被围之敌伤亡将半,望集全力歼截被围之敌。”
12月1日夜里,宋时轮当面交代26军军长张仁初和政委李耀文,26军穿插五老里的任务。
12月2日下午1时,中央军委又电示9兵团:“望宋陶注意,争取于今明两晚基本上解决被我包围之陆1师等部最为有利,在未解决战斗前,望切实注意加强黄草岭南北之阻援与阻止突围之敌力量。”
据此,宋时轮又更改26军去五老里的命令,转而接替58师于12月3日夜攻击下碣隅里。
同时,宋时轮也电令20军58 师、60师南至黄草岭以北,89师由社仓里前出至黄草岭以南、五老里以北的上通里和下通里地区,截击将继续撤离的陆战1师。
26军的76师、77师和88师,距离攻击位置都在50至70公里以外,于是急电请示9兵团延迟一天发起攻击。宋时轮马上同意了26军的请求,但也十分严肃地强调,12月4日晚7时必须发起攻击。
此时,新兴里战斗已经胜利结束,尚在退却途中的柳潭里美军陆战1师两个团,前有20军59师和88师243团截杀,后有27军79师追击,一时难以进入下碣隅里。
这时下碣隅里的亲军陆战1师,唯一的战斗部队仅有伤亡严重的陆战1团3营,26军哪怕是一个师赶上来加入战斗,下碣隅里的美军也在劫难逃了。
再退一步讲,即便陆战1师两个团能撤进下碣隅里,动用战役总预备队26军的三个师上去,消灭陆战1师主力于下碣隅里也没有大的问题。
9兵团复电同意26军延迟攻击下碣隅里后,张仁初、李耀文迅速做出了部署:76师、77师、88师连夜行军,12月4日拂晓前进入攻击位置,76师自下碣隅里以北,77师自下碣隅里西南,88师南下上坪里、独秀峰一线,于12月4日晚7时同时发起攻击;78师留一个团警戒后方运输,另两个团随后跟进做预备队。
同时,张仁初对着地图详细规定了行军路线,88师先行,76师紧跟,两个师沿长津湖东岸行军,77师则取道柳潭里沿长津湖西岸行军。
最后,张仁初又指令副军长张铚秀带领军前指,也连夜南下新兴里靠近一线指挥作战。
可是当天夜里,除了张铚秀带领的军前指,只有76师冒雪执行了命令。
直到12月3日下午4时才开始行军的77师,当天夜里竟全部迷路,一夜走了60多里也没转出来,有的部队几乎是原地转圈。
12月4日拂晓前,77师只好返回出发地高别隅里宿营。当天下午,77师绕道长津湖以北的葛田里,再沿公路经内洞峙、新兴里、后浦,而到达长津湖东岸的泗水时,已经是12月5日的拂晓了。
而此时,因为拒绝执行12月2日夜行军的命令的88师,自12月3日下午3时开始行军后,其主力也没有赶到指定的攻击位置。
所以,原定于12月4日夜里的攻击计划,26军只好自动取消,将攻击时间改在了12月5日夜间。
可是到了12月5日拂晓,77师,只有229团赶到了下碣隅里西南的曲水里。88师主力262团和263团也在距离攻击位置20公里的青坞、白岩里之间。
不言而喻,26军只好又取消了12月5日夜间的攻击计划。
26军军长张仁初命令行军一迟再迟的77师、88师,不惜一切代价昼夜行军,12月6日晚8时,必须发起对下碣隅里的攻击,否则一律军法处置。
12月6日夜里,仓促投入战斗的76师的226、227、228团,以及77师的229团、230团,仅仅攻击了几个小时便失去了战斗力。
这时,77师能发起攻击的部队,仅剩下了自碣隅里西南方向攻击的231团了。
而231团12月5日夜间再次走错路,先头2营靠近飞机场正面时,已是第12月7日凌晨3时了。
下碣隅里附近还有能战斗的88师主力262团和263团。
12月7日凌晨2时30分,76师226团接到命令,1个营攻击上碣隅里,一个营去控制上碣隅里的北山,狙击下碣隅里的敌人南逃。
而263团长却感到执行命令困难,于是又回228团向76师参谋长亓谦斋提意见,直到1小时17分后才执行攻击的命令。
原本就十分艰难的26军,其歼灭或重创陆战1师的机会,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一点点过去了。
得知陆战1师已经提前突围,26军的攻击部队因失去突然性而伤亡巨大,宋时轮急电20军58师、60师在古土里和黄草岭一线层层阻击,同时命26军紧急南下追击将继续撤离的陆战1师。
陆战1师自柳潭里撤进下碣隅里后,9兵团、志司乃至北京的中央军委,都把彻底击垮美军陆战1师的最后胜算,寄托在了26军身上。
可此时的26军,预备队78师还在下碣隅里以北。血战下碣隅里之后,26军的一线部队伤亡十分严重,其战斗力主要集中在了77师231团和88师264团,而作为88师预备队的264团还在南下的路上。
26军于是急令77师沿长津江以西连夜行军,进至古土水以西地区待命。
77师据此下达命令:231团进至高龙、高城庄地区,229团进至下马岱里以北大小安洞,230团进至洪洞一带,师直进至困上下里。
可命令下去了后,231团又迷路了。冒雪出发的231团等走到了红门一问,才发现偏离了行军路线,等原地返回始发地时,已经是12月8日凌晨2时30分。
失去了攻击下碣隅里先机的26军,又一次丧失了攻击古土里的先机。
而美军陆战1师,不但做好了第二天从古土里突围的准备,同时自真兴里北上水门桥接应的陆战1团1营已经连夜冒雪出发了。
自此,9兵团没有全歼美军陆战1师。
长津湖战役,26军军长张仁初窝了一肚子火,他曾经说过:“谁家打仗把预备队放在将近二百里地开外?谁命令白天行军的?这是谁指挥打的仗?”
这个文章,不知道根据什么史料写成的,文中的一些事情,不知有否?
二、父亲刘乃晏作为长津湖战役亲历者,他有自己的亲身感受和体会。
首先,他从来没有说过上述文章的一些情况,比如哪支部队不执行命令,哪支部队迷路,等等。这样描述26军“贻误战机”,我没有听父亲和26军老同志说过。
再是,我倒是经常听父亲这样说过:志愿军26军作为预备队,接到命令赶往长津湖作战位置,用了九天时间。白天敌机狂轰滥炸,为了安全,有时候部队夜间行军。天寒地冻,冻死冻伤不少人。后勤供给线让美军打瘫了,物资供不上,没有东西吃,许多人体力不支,累倒病倒,非战斗减员很多。部队赶到作战位置,许多枪打不响,手榴弹揭不开盖,为了赶时间,有一点火炮之类的重装备丢在行军路上,和装备现代化的美军打仗,我军战斗减员很大。
父亲经常和我说:在朝鲜打仗,我们有时连炒面、土豆都吃不上,美军吃牛肉罐头、西红柿罐头等食品,体能热量充足。美军后勤供应标准化,一个士兵的套餐里不仅有肉、面包、果蔬等,还有香烟和呵啡。美军防御工事作业全部机械化,用标准化的预制件,放到地边上就构筑形成防御工事。而我们志愿军做工事完全靠人工,用铁锨等工具,效率很低。装备技术的代差等,打了一场极不对称的战争。可以说,我军是用“血肉之躯”去对抗美军的“钢铁装备”,战局可想而知。
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回国在鸭绿江边,向朝鲜长津湖方向深深鞠了一躬,他深知我志愿军9兵团将士,在天寒地冻的长津湖,在这个根本不具备展开作战条件的高原高寒地域,却和美王牌部队陆战1师打了一场恶战,这个仗打得太惨烈了。
长津湖战役中的张仁初(左)、李耀文(中)、张铚秀(右)
父亲对长津湖战役,有个人的体会和总结。
22、现代化美军给我们上了一课
关于长津湖战役,父亲有这样的体会。他说:“打完这一仗,部队既懊丧又不服气,懊丧的是,我们未能全歼敌人,而自己减员却很大,战斗力几乎丧失殆尽。不服气的是,敌步兵战斗力确实不强,但装备、技术先进强大,我军无法比拟,特别是空军。
我认为,长津湖战役,迟缓我军行动,贻误战机,摧毁我军战斗力的,除寒冬和补给因素外,就是美国空军的狂轰滥炸。
我们后勤供应不上,许多人吃不上饭,还要坚持打仗。气候恶劣,零下30多度,防寒服装不够不足,战士们穿着在上海发的2斤重的棉衣,从国内开赴朝鲜途中,有的部队为减轻行军负荷,竞命令战士扔掉给养和棉衣。在长津湖战役近20天里,我们没有得到任何补给,部队入朝后冻死冻伤饿死许多人。
经历过长津湖战役后,我军许多经历过长征的领导同志说,这比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还要艰苦。我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长津湖战役比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讲,还要艰难残酷。
入朝作战初期,我军对敌情、我情、地形、气候等情况,掌握得不够全面准确,致使作战部署、下达作战命令有些失误,加之这次战斗又是仓促上阵,这一仗怎么能打好。像许多人所说,这一仗,“走的糊涂路,打的糊涂仗。”
从军事思想上来说,我们仍然采用国内解放战争打击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思想,仍然采用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作战模式。没有从实际出发,打完这一仗,我们许多人才清醒过来,美军不好打。我们对美军作战思想、模式不了解,用打国民党军队的方法去打美军,而且作战地域一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情况完全不同。
还有,我军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部队中普遍存在骄傲自满情绪,轻视美军,没把美军放在眼里。有的人说,“小小朝鲜战场,开上几个军去,一个月就解决了。”
上述这些,是我个人对我志愿军长津湖战役没有完胜、损失巨大的原因分析。
23、我们的后勤保障能力太薄弱长津湖战役,某种意义上讲,打得是后勤。和美军相比,我军后勤保障能力太弱了。
父亲回忆:“战后,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对志愿军26军军长张仁初说,26军行动迟缓,贻误了战机。张军长毫不客气地回答,“只给了我3天的补给,9天急行军,部队那有劲去打仗了。”实际上,26军向长津湖紧急驰援时,两次补给全被美空军摧毁。后勤供给不上,对作战和部队战斗力影响极大,加之天寒地冻,美军空袭影响我军行军速度等,这就是26军为什么不能按时到达作战位置的原因和事实。
24、我们的装备技术太差
《彭德怀回忆录》里说,朝鲜战争,敌我装备优劣明显,我军成建制消灭美军1个营都相当困难。
当时我志愿军入朝作战,只有志愿军27军歼敌1个建制团,40军歼敌1个建制营。
父亲说:“长津湖战役,9兵团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设置伏击圈,将美军陆战1师包围,此役,消灭陆战1师及美7师一万余人,余敌3000多人逃跑。而9兵团3个军15万人则损失兵力三分之二以上。我们不能全歼敌人,主要是装备技术差距太大,我们把敌人刚刚包围,敌飞机就过来轰炸扫射,打开缺口,掩护敌人逃跑。敌人拥有装甲运输力量,说来就来,说跑就跑了。我们志愿军,只靠两条腿,眼睁睁地看着敌人逃跑,就是追不上。”
三、我看过一本军史资料,对志愿军26军长津湖战役作战失利,作了一些总结。
我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一是思想准备不足。我军赴朝作战准备时间甚短,因此,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和估计作战对象、战场条件,并根据新的特点,深入研究,树立正确的作战指导思想都解决得不好。不少同志盲目轻敌,以为朝鲜战争“再苦也苦不过鲁西南,再惨也惨不过淮海战。”当在战斗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境时,则束手无则,甚至失去了战胜敌人的信心。
二是后方供应脱节。我军此役是由国内转入国外,由打击国民党到对付现代化装备的美军及帮凶。粮草既未先行,亦无后继。许多干部战士因冻饿交加致伤残甚至牺牲。更为严重的是,后方供应关系一直没有疏通,再加上敌军严密封锁交通,我军运输中断,后方供应断绝,以致部队战斗力严重下降。
三是作战指挥上的问题。此役,我军作为战役预备队,待机位置过远,未随战役进程及时前移。直到一线吃紧,才奉命六昼夜强行军奔赴一线参战。使有生力量变成了疲惫之师,战斗力严重削弱。指挥上缺乏现代战争经验和对美军作战特点缺乏研究,机械地沿用国内战法指挥作战,存有很大的盲目性,影响了战斗效果。
四是组织纪律性差。部队一年半没打仗,战斗素质有所削弱,战斗作风、纪律有所松懈,直接影响了战斗任务的完成。
(老马根据父亲手稿和口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