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参考”是为了不跑题,“不拘泥”是为了把问题说透彻;只有针对一个最突出的现实问题去写,才能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说理透彻,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谈《申论》论述题的作答
摘要:“参考而不拘泥”,就是观点从“给定资料”中来,联系实际把问题说深说透之后,转了一圈又回到“给定资料”中去的写法。搞好《申论》论述题的作答,就应该紧紧抓住现实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来写,切不可面面俱到,什么都想写,什么都说不透。“参考”是为了不跑题,“不拘泥”是为了把问题说透彻;只有针对一个最突出的现实问题去写,才能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参考‘给定资料’’而又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关键词:申论;论述题;作答
在以往历年公务员和国家工作人员招录考试中,其《申论》试卷的最后那道题,大多都这样要求: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于给定资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怎样才能既参考给定资料,又不拘泥于给定资料,联系实际把文章写好呢?这里,咱们以2017年《申论》试卷最后那道论述题的作答为例,来具体分析一下。
2017年招录公务员的《申论》试卷,其“给定资料”是关于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歌颂水、赞美水的。说的是水可以美化环境,可以养殖种植,可以开办水上农家乐,可以灌溉浇田,还有滴水穿石的本领等等。最后那道题的“作答要求”是:参考给定资料,以“以水为师”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见解明确、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对这道题的作答,各种写法都有。这里,挑两篇比较典型的答案来比较一下,看怎样写才能做到见解明确、深刻,才符合答题要求,才能得高分。先看第一个答案。
以水为师(一)
一谈到水,我们自然会想起那句妇孺皆知的俗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尽管是说人的,但却恰恰反衬出了水的高贵品质——甘居低处,无私奉献。
水的高贵品质很多。如:因形就势、俏不争春的和谐理念;奔流不息、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滴水穿石、以柔克刚的韧劲和毅力;等等。我认为,在水的诸多可贵品质中,牺牲自己、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尤为可贵。不是吗?当我们口干舌燥、痛苦难挨的时候,一杯清水下肚,立马精神抖擞,意气奋发,而它自己却化作了尿和臭汗,被排出体外;当久旱无雨、秧苗枯萎的时候,一场大雨降落,立刻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而它自己或渗进了泥土,毫无声迹,或被蒸发为水蒸气升入空中,准备再次为人间降下甘霖;当雾霾严重、空气浑浊、人们透不过气来的时候,一场雨雪飘下,空气立刻清新……我们赞美水,敬仰水,热爱水,学习水,就在于它完全彻底地牺牲自己,以滋润万物和世界。
以水比人,我们似乎还有不小的差距。一段时间内,我们讲索取多,讲奉献少,甚至只索取不奉献。在对大自然的态度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竭泽而渔,搞破坏性开发,被称之为吃祖宗饭,断子孙粮;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上,由冷漠到互害,损人不利己,甚至损人又损己。正如人们所调侃的那样,我们应该感谢毒奶粉,它使我们认识了三聚氰胺;我们应该感谢假鸭蛋,它使我们认识了苏丹红;我们应该感谢黑心作坊,它使我们认识了地沟油;我们应该感谢骗子,他使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电信诈骗和网络诈骗……尤其令人发指的是,一些领导干部包括一些高级领导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做谋取私利的方便条件,大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和权色交易,腐化堕落,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欺压百姓……所有这些,都是只索取不奉献的恶劣表现,与水牺牲自己、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相比,可谓天上地下。以水为师,就是要强化奉献意识,把这种恶劣的痼疾去除掉。当然,水也有祸害人类的时候,如洪涝、泥石流灾害等。可究其原因,还不是人类过度开发和破坏所造成的严重恶果吗?正所谓以害人开始,以害己告终。这是我们应得的报应。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有着讲究奉献的优良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仁就是克己复礼,无私奉献。我们党历来重视并身体力行奉献精神,毛泽东同志的名言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途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从严治党,反对腐败,在思想道德建设层面上讲,也是为了弘扬奉献精神,克服极端个人主义。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不讲道德,只索取不奉献,国将不国,人也就不能称其为人。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像水那样,牺牲自己,滋润万物,无私奉献。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其实,仁者也是乐水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让我们学习水的甘居低处、无私奉献精神,严己宽人,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1200字)
可以说,这个“答案一”是一篇既参考“给定资料”、又不拘泥于“给定资料”的佳作。说它参考了给定资料,是因为它紧紧扣住了“以水为师”这个题目和“给定资料”的相关内容,具体而深刻地阐述了向水学什么、为什么向水学习和怎样去学习的问题,没有超出“以水为师”、向水学习这个大的范围,没有跑题;说它不拘泥于给定资料,是因为除了结尾处“孔子曰”那句话是“给定资料”中的外,其他所有内容包括开头的提出问题、中间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结尾发呼吁的大部内容等,都是作者自己的,没有“给定资料”的一句话、一个字。而正因为如此,才把问题说得集中突出、尖锐深刻、独到鲜明。这种从“资料”中来,联系实际把问题说深说透之后,转了一圈又回到“资料”中去的写法,就是参考“给定资料”而又不拘泥于“给定资料”正确写法,也是写文章的基本功。搞好《申论》论述题的作答,就应该像答案一这样,放得开,收得拢,“形”散神“聚”,真正做到“参考”而“不拘泥”。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相当一部分考生“参考”有余、“不拘泥”不足,用“资料”解释“资料”,以“标题”印证“标题”,甚至通篇都是资料中的现成语言。如此照抄照搬,上下一般粗,是写不好《申论》论述题的,也就达不到“见解明确、深刻”的作答要求。下面再看第二个答案。
以水为师(二)
水滴石穿,上善若水,仁者乐水……自古以来,水似乎总是和美好的品格联系在一起,她仁爱且包容,她柔弱却坚韧,她智慧更变通。尤其是在古老而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我们总是提倡向水学习,以水为师--学习水的力量,学习水的智慧,学习水的德性,学习水的美丽。
以水为师,师水之柔。“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能克刚,我们的祖先早就懂得这个道理:真正成熟的人总是最先低头,保持谦卑的姿态;真正强大的国家总是懂得崇尚和平,和谐发展。对于城市治理更是如此,有的时候柔性治理,人性执法,似乎比命令、禁止的效果更好更长远。填堵洪水不如疏通洪水,将污染企业一刀切不如加以引导和改进。同样的我们的执政者也应从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从大政府转变为小政府,打造现代化治理的软实力。
以水为师,师水之智。水虽柔弱,却不呆板,不僵化,更不偏执,懂得因时而动,顺势而为,随机应变。君不见,那水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汽,凝而成冰;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这种变通性,适应性,变革性,创新性都是一种智慧。城市治理也当如此,如若千城一面,盲目跟风,城市便没有灵魂,没有内涵。唯有打造自身特色,因地制宜,才能有独特的风格和气质。更重要的是,要结合本地的特色与优势发展适合的产业,比如有的地方适合养殖、种植、有的地方适合生态观光,生态旅游,正如水势无形却可变化万形。我们正是要按照可持续的眼光去看待发展问题。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着眼新常态,实现各市各地区的产业新发展、生态新扶贫。
以水为师,还要师水之德。“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水的品德是什么,是包容,是给予,是千百年来哺育人类生存繁衍的母亲情怀。仁者普济众人,水惠及一切生物。每逢大旱,禾苗枯焦,赤地千里,一场甘霖普济众生;当然,水也能浮殍万里,漏天之雨,一场洪水颠覆天地。水短缺、水污染、水灾等等不正是人类一味地索取所造成的恶果吗?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从水之中汲取美好的养料,洗涤被利益熏黑的内心。
以水为师,师水之美。水是万物之源,她滋养万物,孕育生灵。如果我们不去热爱她,呵护她,人类便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本。现在不少城市被雾霾、水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破坏所包围,不少城市居民一心想着逃离,干净的空气和水都成了奢求。好在有的城市已经重视水系建设与管理了,让城市水不仅健康、干净,更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真正的宜居城市应该是天人合一,下通地上达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我们离这个目标似乎还很远。
水与城的关系就如同自然和人类的关系一样。向水学习就是向自然学习,道法自然。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水为城市难题和矛盾的解决提供了答案,提供了辩证的思维,提供了包容与仁爱的情怀,更提供了以柔克刚的智慧和境界。城市管理者应当以水为师,以水为鉴。我们期待未来的城市治理走向新的高度,新的境界。(1199字)
看得出,这个“答案二”完全被“给定资料”束缚住了,缩手缩脚,不敢越雷池半步。资料中谈到水有哪些好的品质、优点和益处等,就一条不落地一一列上,然后再“对号入座”,一一提出要求,面面俱到,结果什么都想写、什么都没写透。当然,若是没有字数限制,可以写到七、八千甚至上万字,这样拉开架子,写它五、六个部分,每个部分联系实际写一、两千字,也许能够把文章写好。但是,“作答要求”很明确,“总字数1000~1200字”,不能突破。用千字短文把七八千、上万字才能说明的问题写清楚,是根本不可能的,只能是雨过地皮湿,点到为止。这个答案给人的感觉就是隔靴挠痒,没有深进去,只在表面上比划了几下子。“作答要求”要我们“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啥叫联系实际?把现实问题也就是和水相比,人类做得不够的地方找出来,分析透,解决好,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摆表现、论危害、剖实质、挖根源,一针见血,切中要害,才叫联系实际;像这种不痛不痒、只提正面要求的写法,不叫联系实际,叫从理论到理论,“空对空”。总而言之,是“参考”有余,“不拘泥”不足,完全陷进了“给定资料”的泥沼里,“撒开了”而没有“收拢”,“形”散“神”更散。
当然,细心的同志也许能够看得出,这道题出得有点问题,也许是故意设置的一个圈套:以“以水为师”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那么,这里“‘以水为师’为题”的“题”字,是话题呢,标题呢,还是主题呢?没有说。笼统的一个“题”字,就很容易使考生认为,“以水为师”就是主题,就是角度和切入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紧紧围绕这四个字去分析,去阐述,去歌颂,去提倡就行了,不必再选角度。结果是贪大求全,不深不透,上了出题人的大当。实际上,“以水为师”这句话还是一个话题,一个大的方向,一个大的框架,一个大的范围,不是所写文章的主题、角度和切入点。我可以把它作为标题来使用,但决不能把它作为主题来阐述。正确而必须的做法是,像“答案一”那样,把“以水为师”作为话题,从这个大的话题、方向、框架、范围里面选择一个尖锐深刻的小问题即“甘居低处,无私奉献”作为角度、主题和立意,然后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实际分析论证,提出要求。把话题当主题,必然像“答案二”那样,罗列好几条,一条也写不好。
参考“给定资料”而不拘泥于“给定资料”,说起来很难,其实很简单。其诀窍就是,针对现实生活当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去写,切实做到“开小口,挖深井”,不要贪大求全。就“以水为师”这道题来说,水的可贵和可学之处很多。那么,在它的诸多可学之处中,哪一点最值得人类去学习呢,或者换句话说,与水相比,我们在哪一点上做得最欠缺呢?在甘居低处的奉献精神上做得最欠缺。有的人只想沾光,不想吃点亏,甚至坑人害人,腐化堕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正是针对这一最突出的现实问题,第一个答案撇开水的其它可学之处不写,只抓住无私奉献这一点生发开去,扩展开来,深情赞扬水的无私奉献精神,大力鞭挞人的自私和贪婪,从而具体而明确地提出并回答了向水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这样,把重点放在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批判和解决上,自然就做到“参考‘给定资料’而又不拘泥于‘给定资料’”了。那种开口太大,什么问题都想分析和解决,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的写法,势必“参考”有余,“不拘泥”不足,陷进“给定资料”的坭坑里而不能自拔。
当然,我们也可以不写学习水的无私奉献精神,可以写学习水滴水穿石的毅力和韧劲,学习水的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甚至学习水的美、水的柔、水的智,等等,都可以。但只能抓住水的一条好处,联系实际写人的不堪,不可把每一条好处都“关照”到。“参考”是为了不跑题,“不拘泥”是为了把问题说透彻;只有联系实际,抓住一个最突出的现实问题去写,才能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参考”而不“拘泥”。
作者简介
董攀山,山东定陶人。军人出身。长期从事机关文字工作,业余时间发表一些文学类作品。山东省中华文化促进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