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理论文献纪录片《红色根脉》的体会
山东是全国重点革命老区,有着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怎样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扬红色文化,增强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收到更大的效果,是我们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从2019年年初开始,我们着手拍摄四集理论文献纪录片《红色根脉》,历时四年多的时间,终于拍摄成功。今年10月17日至20日,山东电视台新闻频道连续四天进行播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许多观众在留言中说,该片是山东省老促会标志性成果之一,再现了山东百年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波澜壮阔的历程,填补了“四史”影视方面的空白;片子主题鲜明、视角独特、导向正确、结构合理、史料准确,是这几年同类题材作品中比较好的一部。在中国青年盛典影视评比中,该片获得大奖。回顾整个拍摄的过程,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说实话,对于拍摄这部片子,开始的时候,我们信心不是很足,主要面临着“四难”。一是确定立项难。先要向主管单位写出专题报告,然后再向省委宣传部写出专题请示等。各个部门的事情千头万绪,要求立项的影片、电视片和其他项目又那么多,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拍摄这么一部反映百年历史的纪录片,要想在上级部门挂上号,不是一句话或几句话的事情。二是筹措经费难。我们算了一下,从拿出脚本到拍摄完成,至少需要经费200万元,可我会一分钱的财政拨款也没有。从2022年开始,省乡村振兴局关照支持我们,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每年拨给30—60万元的调研经费,仅够正常办公用,没钱进行拍摄。三是组织拍摄难。到各地拍摄取材,凡到纪念馆,都要介绍信,而且老促会的介绍信不行,人家不接待;有的资料找到了但不能用;有的资料根本找不到;还有的虽然找到了但要花很多的钱,买不起。四是送审通过难。国家重大题材领导小组待审查的纪录片有600多部,仅山东省就接近10部,最长的5年还没有挨上号。我们这部片子要尽快审查通过,是不可想象的。一段时间内,我们想打退堂鼓,不愿意折腾了。但随着庆祝建党百年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逐步认识到,放弃拍摄是不应该的。山东是全国重点革命老区,是全国唯一一个用省域命名的全省性革命老区,不把山东的红色文化宣扬出去,是老促会的失职;拍片是有困难,但还是那句老话,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把片子拍出来,以实际行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刘从良会长、张建华书记、刘明河执行会长,对这部片子高度重视,倾注了大量心血,给予了强有力的领导和指导。特别是张建华书记,尽管只是一个志愿者,但全力以赴于片子的拍摄,全程参与,全程指导,可以说是这部片子的总策划、总编导、总制片。每当遇到困难,遇到挫折时,他都是鼓励、支持大家再坚持最后一分钟,决不能放弃。资金缺乏,我们千方百计予以筹措,保证了拍摄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严格把关,反复打磨。在下决心拍摄时,我们就定下了一个标准,不拍则已,拍就拍出精品来。为此,我们做到了“两把关一反复”:一是严把脚本关。脚本是片子的基础,有了高质量的脚本才能拍出高质量的电视片。脚本初步写出来后,我们请了军内外四名党史和军史专家,由会领导挑头,逐个事件、逐个人物、逐个数字、逐字逐句地推敲修改,保证绝对无误。如第四集《奋斗筑梦》中关于山东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一个版本一个样,怎么也对不起来。最后决定以《中共百年山东历史简编》中的数字为准;《简编》里面没有的,以山东历届党代会和每年的人代会上的数字为准。由于所用数字出处权威,播出之后,效果很好,没人提出质疑。二是严把拍摄关。拍摄是成片的关键,能否把脚本上的文字变成优美的画面展示给观众,靠得就是拍摄。为此,我们从军创网(山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单位,聘请了三个富有情怀、技术精湛的摄制组,分头到全省、全国各地取材拍摄。实物,如重大战役的遗址,到当地去拍摄;所需的镜头,选取经过权威部门审查批准的;仍健在的人物,采访当事人,牺牲或去世了的,则采访其后代。三是反复修改。我们严格按国家重大题材审查领导小组的意见、专家和电视台的意见和大家集体观看后提出的意见,反复修改,不怕麻烦,做到每提出一次意见便改动一次。从2021年8月拍摄制作完成到2023年10月播出,两年多的时间里,就一直处于修改之中。别的改动不说,但就国家广电总局审查批准同意播出后,我们又对片子作了大小20次的修改,确保每一个镜头,每一句解说词,每一个细节都准确、生动、优美。今年10月16日,也就是在山东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前一天,我们发现第一集中某个地方有点重影,便立即电话通知在外地的制作人员赶回来连夜修改,保证了第二天以更加完美的效果播出。
三、着眼完美,突出艺术。我们感到,尽管是理论文献纪录片,但也不能干巴巴地给人上政治课,也应该有较强的艺术性,给人以观赏感和感染力。为了增强片子的艺术价值,我们做到了“四个结合”:一是典型事例与细节描写相结合。如第一集中,为塑造好王尽美的形象,我们千方百计地搜集制作了这么一幅画面:解放后,党组织派人看望王尽美母亲时,老人家流着眼泪用双手抠出了藏在土墙里面的王尽美照片交给了党组织。这就比只把王尽美的照片展示出来生动形象多了。还有,在大火中抢出第一本农村共产党宣言等情节的,和第三集中一根支前扁担刻出的所经过的地方等,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影像资料与绘画图表相结合。有些地方没法用影像来反映,我们就用绘画图表来展现。如山东十大抗日起义、往延安送黄金的通道等,都是用图表来表现的,这也比只解说一下好得多。三是虚拟象征与实景影像相结合。就是用虚拟化的手法,反映当时的现实情景。如黎玉来山东召开会议重新组建山东党组织的情景,罗荣桓跨海去东北的情景等,都是运用虚拟手法表现现实情景的。四是严肃话题与浪漫形式相结合。如,在第二集中反映胶东军民同仇敌忾抗日时,就用一个小女孩坐在那里唱抗日歌曲的形式,来反映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抗日军民的坚强意志,效果也不错。
四、强化党性,无私奉献。拍片的过程也是一个无私奉献的过程。从会领导到每一个工作人员,从专家到摄制组,从直接参与者到服务保障人员,不仅一分钱的补贴都没有,还得搭上自己的金钱、时间和才华。我们聘请的全国著名党史专家、原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丁龙嘉教授,给别的单位、部门讲党史,出场费最低3000元;被我们请来当顾问后,全程参与,每一次都拿出权威性的意见,拍摄前还专门给我们上了党课,帮助我们了解山东党史,一分钱也不要。第一摄制组组长辛福义,其夫人从病重、病危到去世,从没有影响片子的一点点拍摄,在医院一连守夜七八天,什么时候打电话什么时候到位投入工作,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第二摄制组负责人、美于斯(山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昂昂,第三摄制组负责人、山东鲁兵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相军,他们是民营企业、个人的公司,本来是要赚钱的,为了搞好片子的摄制,不但一分钱没赚,还耽误了自己赚更多的钱,实际上是以另一种方式予以投入。脚本执笔人浮学海同志,2020年春节正是疫情大暴发,为了写好脚本,他只身一人到费县采访,一待就是十几天,连春节也不过,来去也是开自己的车,烧自己的油。副会长晋争鸣、韩延明、岳增亮同志,副秘书长吕志俊、张振江同志,为了片子呕心沥血,不仅参加把关修改,还通过各种途径与上级有关部门进行及时沟通,促进片子尽快立项,尽快播出等。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波、副秘书长兼经济发展部部长任富振,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使主创人员等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拍片上。
下一步,我们准备办好四件事:(一)继续做工作,力争在全省各电视台播出。(二)推动该片“四进”,即进党校、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作为党史、党课教育辅助教材。(三)请省委宣传部协调争取能在央视纪录片频道、军事频道播出。(四)翻录制作100份优盘,存档和赠送有关单位、个人。
(山东省革命老区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