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山东作协会员、沂蒙诗人李一詠及其诗书画
“乡友李一詠,写诗有数千。歌唱新中国,赞美沂蒙山。生活新天地,多少得意篇。此番稿编选,诸君请细观。”读了著名诗人苗得雨这首赞美我县作家李一詠的诗歌,让我更加急切地想走近李一詠、了解李一詠。近日,求得《李一詠诗集》和《李一詠诗书画》二书,认真拜读之后,心潮起伏,记下感想,聊表敬意。
李一詠1935年出生于沂河岸边的沂南县李家屯村。滔滔沂河水孕育了他的聪明灵气,魏巍沂蒙山铸就了他的耐劳品格。他说:“我记得,小学时期《国语》第一课是:人;第二课是:中国人;第三课是:爸爸妈妈都是中国人。作为红色教育的受益者。在自己幼小的心灵里,烙下了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的印记。”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新一代,1951年李一詠以优异成绩考入了省立莒县师范。 1954年毕业后,有幸分配到家乡沂南,转战于沂河岸畔、孟良崮下的三尺讲坛,为国家培养有文化的建设人才。李一詠的的同学、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赵镇琬给予高度评价:“在校时,一詠兄品学兼优,为人忠厚,在同学中极孚众望。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后,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努力工作,深得执教学校师生、家长拥戴。没过多久,就走上了县城中心小学校长的领导岗位。其后的业绩,众口皆碑,成为我等同届毕业同学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这期间。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让他心潮澎湃。一天他拿起笔写出了诗歌:“五月里来五端阳,大麦小麦收上场,红领巾组织看场队,不让鸡鸭吃麦粮。”没想到,这首处女作很快在当时的《临沂大众》报上发表。自此 他对诗歌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矢志不移地在诗歌王国里耕耘。
1970年代初,李一詠被调到县文化馆担任副馆长,不久提拔为馆长。继而又被提拔为县文化局长。作为全县文化主管部门的“一把手”,他如鱼得水,施展才能,一手抓群众文化建设,一手抓文学创作。两手抓两手都很硬,双双获得大丰收。在他担任文化局长的18年间,全县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年年在地区名列前茅,自己的诗歌创作也连年进步。诗作相继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山东文学》等各大报刊发表。若干优秀作品斩获大奖,其中,诗歌《山村晚歌》获“全国万家诗会”大奖赛优秀作品奖;诗歌《老清洁工》入选《“六盘山杯”全国诗赛优秀作品集;歌词《巧手编出幸福篇》在“当代农民之歌”征歌活动获佳作奖,并在199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的“庆祝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全国广播新歌”征集评选活动中获全国广播新歌三等奖;歌词《醉了农家嫂》在1993年“首届中国音乐作品、音教论文”大赛中获优秀奖。
李一詠工作生活的沂南县是革命老区,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许多令人难忘的战斗战役,他对这片热土充满着无限的感情。1947年5月,闻名中外的孟良崮战役就发生在这里。这场战役我军在陈毅、粟裕的坚决果断地指挥下,全歼国民党王牌军整编第74师,粉碎了蒋介石重点进攻山东的企图,推进了全中国解放的进程。孟良崮战役“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大无畏精神,让他每次登上这座英雄的崮,就心潮彭拜。在纪念孟良崮战役胜利60周年时,他挥笔写下了《巍巍孟良崮》:“巍巍孟良崮/雄伟、庄严、威武/陈粟大军立功的舞台/张灵甫王牌军覆灭的坟墓//巍巍孟良崮/嶙峋巨石垒筑/一场鏖战惊四海/威望在世界人民心中髙树//巍巍孟良崮/一座丰碑髙矗/烈士精神传万代/英雄浩气传千古//巍巍孟良崮/铁铸、铜雕、金塑/你是沂蒙山的象征/你是沂蒙人的擎天柱。”一曲饱蘸激情的战歌,从诗人的心底流出,抒发了诗人对沂蒙山的崇敬之情。
战争年代,沂蒙人民踊跃支前参战,“最后一袋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最后一件破棉袄盖在担架上”,涌现出了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办起战地托儿所的沂蒙母亲王焕于、用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搜明德英、带领姐妹抗门板架起“火线桥”的沂蒙大姐李桂芳、一生致力爱国拥军的好妈妈胡玉萍等“红嫂”就是杰出的代表。他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写下了许多诗篇来歌颂这些英雄。如《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美名天下传/沂蒙红嫂是你的笔名/你是沂蒙山的一颗明珠/光彩夺目/铮铮耀眼//您的胸怀装天下/您的壮举感苍天/您的思想耀日月/您的事迹万代传//您是沂蒙红嫂的代表/您是沂蒙妇女的光辉典范/您的一生是动人的故事/您的一生是感染的诗篇。”诗人朴实的语言,美妙的诗歌,讴歌了沂蒙红嫂的伟大精神, 读来令人动容。
沂蒙山人杰地灵,风光无限,山美水美人更美。这些都成为李一詠笔下赞美的对象。他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把对沂蒙山的爱和情,凝结于笔端,放生歌唱这片热土,歌唱这篇热土上的勤劳奉献的父老乡亲。“玉米裤,编程辫/姑娘巧手编地毯/编对鸳鸯戏荷花/编对凤凰串牡丹/编对喜鹊闹春梅/编对蝴蝶花丛恋//编呀编,编呀编/姑娘巧手编地毯/编出农家气象新/编出金山和银山/煸出情,编出欢/编出农家幸福篇”,这首《编出农家幸福篇》道出了诗人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感激和广大农民勤劳致富的喜悦心情。像《四季沂蒙山》《我爱家乡的黑土地》《故乡的小何 河》《巧手编出幸福篇》《山村姑娘》《干部手上茧花开》《群众心里有杆秤》《讽刺诗》等篇章,透视了现代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和本质,能够令人振聋发聩,提高人们的文明精神水平,展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时代画面,表达了诗人弘扬真善美、鞭策假恶丑的正气豪情。
纵观李一詠的的诗作,其用心可谓深刻细腻,用歌唱沂蒙山带来炽热感情,哲理性的诗词使人深思;用讽刺幽默的段子来教育人们,让人懂得应该热爱什么、痛恨什么.他始终不忘弘扬沂蒙精神,发扬优良传统。诗如其人,诗人这种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李一詠的诗作独成一派,乡土气味浓,民歌风味足,不矫揉造作,不故作高深,让人一看就懂, 读来郎朗上口,而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著名诗人苗得雨曾称赞他“他和诗飞向大田野,飞进风雨中,飞向长历程,飞进烟火中”。 作品深深地扎根在泥土里和人民群众心中,接近读者接地气,必然会受到读者特别是农民读者的欢迎。
李一詠为人质朴、和蔼可亲,虽是耄耋老人,仍体健硬朗,声如洪钟。他现为中国乡土诗人协会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群众文化学会会员、书画协会会员,临沂市文联委员、作协常务理事。多年来其在精心诗歌创作的同时,还孜孜不倦地追求书、画创作,均取得不小成就,在当地颇有名气,不再赘述。退休后担任县诸葛亮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老年书画协会副会长等职,一生笔耕不辍,致力于诗歌书画创作,成果丰厚,令人赞叹。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们祝愿李一詠永葆青春,宝刀不老,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为壮美沂蒙山、大美沂蒙人,谱写出更加瑰丽多彩的诗画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