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于2000年出生在沂南县铜井镇靳家桥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沂南地处沂蒙老区腹地,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沂南是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红嫂精神的诞生地,当时根据地420万人口中,有120万人拥军支前,20多万人参军参战,英雄沂南涌现出了“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红嫂”明德英、“沂蒙大姐”李桂芳等一大批的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
新时代出生的朱华,她的家族有着独特而光荣的从军传承。她的爷爷朱开勋曾是一名海军,姥爷孙学堂曾是一名陆军,大伯朱凤贵也曾是一名陆军,而她自己则成为了一名空军战士。红色教育、从军传统犹如一颗璀璨的星星,从小就照亮了朱华内心对绿军装的向往。10 岁那年看到爷爷年轻时的照片,那一抹绿色深深烙印在她的脑海中,成为她长大后坚定的理想。从军后她怀揣着对军旅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在军队中书写了新时代沂蒙山人的光荣篇章。
2018年9月,朱华考入山东医专。2019年6月,怀着对军营生活的无比憧憬,朱华报名参军。经过层层筛查、预检、体检、政审、复检等一系列严格程序,她终于如愿应征入伍。沂南县人武部上门家访时,同为海军退役军人的爷爷十分高兴,他说他们家三军都齐了,代代从军、为国争光。虽然爷爷对朱华满是不舍,但老人依然坚定地支持她。在部队中,她担任过学员、话务员、通信员、文书等,在训练中认真对待、不惧艰苦,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工作上尽职尽责、努力做到最好,被评为“四有军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建功军营的铮铮誓言。
2020 年新冠疫情期间,身在军营的朱华情系家乡,她积极主动想办法为家乡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她委托父母购买了一批防疫物资,捐赠给当地政府,表达了一名沂蒙现役军人对家乡人民的关心热爱。沂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得知后专门为她制作了一面“青春献军营、爱心洒家乡”的锦旗。
2021年,朱华探亲休假时得知邻居家初中生刘召韵因家庭原因上学困难,她立即与沂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系,表达了助学帮扶的想法愿望。在县双拥办的帮助下,她与该同学结成“一对一”结对帮扶对象,并长期关注她的学习生活状况,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过年过节给她送去生活和学习用品,鼓励她努力学习。在朱华的帮助下,刘召韵学习名列前茅,去年9月被沂南县第二中学高中部录取,朱华听到这个消息后无比喜悦。
三代从军报国志,薪火相传报国情。00后的女兵朱华敢于吃苦,不怕劳苦,勇于奉献,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责任担当,践行着对党忠诚、献身使命、报效国家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