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朱钧红色展品集藏之路
走进灌南县红色文化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2000多件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红色藏品。一张张泛黄的报纸、一本本陈旧的杂志、一枚枚精致的奖章、一件件厚重的装备……它们不仅诉说着“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豪迈,“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磅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坚毅,还诉说着藏品主人朱钧集藏的艰辛。
朱钧,江苏灌南县人,中共党员,江苏省灌南县经武电器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灌南县红色文化博物馆馆长。他还有一个特殊身份—革命烈士的后代。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殊的身份,让朱钧走上了漫长的集藏建馆之路。
翻开朱钧的成长记录,最耀眼的是他初心里的那抹“红”。从年少时,他就从父亲那里了解到爷爷是为革命牺牲的。长大后,爷爷的事迹和许许多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在不断激励着他,唤起了他心中的红色记忆,开启了他的红色收藏之梦。至此,寒来暑往,他无惧烈日炎炎,不畏寒风凛冽,义无反顾地踏上漫长而又辛苦的红色收藏之路。渴了喝两口矿泉水,饿了啃几口方便面,就这样,他辗转于全国各地的旧货市场、古玩拍卖商店、革命老区、偏僻山村......
朱钧创办的灌南县红色文化博物馆,馆藏的革命文物涵盖了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馆内展陈分中国革命史、土地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国防教育、灌南地方革命史、史料厅等七个部分。藏品包括无产阶级革命家惠浴宇的“革命”砖雕,革命烈士、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第117师政治部主任吴书用过的望远镜,革命烈士、全军战斗英雄、淮海战役特等功臣郭玉贵带血的军帽,抗日战争期间西盟会赠予二十九军的烧水壶等珍贵革命文物,还包括一批佐证日军侵华罪证的历史文物。在这诸多的藏品中,拟定一级文物8余件,二级文物14件,已定三级革命文物69件。
多年来,朱钧的足迹遍及湘鄂赣皖川陕鲁、重庆、东三省、北京等多地。用他的话说,收藏红色物品,一辈子不愿意放下,也不允许放下,红色收藏,永不停步。
在红色文化博物馆初见雏形时,朱钧就希望通过自己的红色藏品,把红色精神传递到每一位观展的群众心中,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接受爱国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了解我们新中国的成立有多么不易。
开馆五年来,灌南县红色文化博物馆与县内外20多个机关、学校、社会团体等单位联合共建“江苏省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连云港市理想信念教育基地”“连云港市红色档案开发教育基地”“中共灌南县委党校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共建基地”“灌南县双拥教育基地”“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德育教育实践基地”“灌南县高级中学校外实践基地”;开展了全县各中小学学校、淮安外国语学校“展览进校园”等活动;开设了红色文化课堂;免费接待前来参观学习的人超过30万人次。精心编写的“革命”砖雕播火种、睹物思人敬先贤,一架望远镜背后的故事,一把特别的铜壶,一位抗战老兵的革命情怀等馆藏励志故事在《学习强国》及相关媒体上发表。博物馆还被授予灌南县首个“统一战线红色教育基地”“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校外红色辅导站”“灌南县青年学习社”“灌南县学雷锋活动示范点”“灌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县党史教育基地及实境课堂”。
信仰,令朱钧矢志追随,
初心,让朱钧躬身甘为!
有朱钧这样坚定信念、执着追求的企业家,有红色文化博物馆厚重的承载力,我们地方的红色文化将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红色基因将会代代相传,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