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在宏观经济理论中,消费一直具有重要地位。自从这个理论产生以来,古典经济学家几乎都认同消费的意义,并且亚当斯密早有言在先,“消费是生产的唯一归宿和目的”。澳门的生产型制造业很少,零售和餐饮在澳门中小企业中占有大多数比例,因此是否可以不求准确的结合澳门实际理解为“消费的归宿和目的主要是购物和餐饮”。
但令澳门相关中小企遗憾的是澳门消费者的购物和餐饮力不足,于是成为了澳门中小企业倒闭多个原因中的重中之重。
澳门的消费力为何不足,原因也有多种,但在经济学上有个表示个人收入和开支的关系的公式:可支配收入= 消费 + 储蓄。
也就是说,可支配收入减去储蓄,余下的会用于消费。
这里引申出一个思考点,那就是“可支配收入”。
观察澳门的消费力不足原因也有多种,但“可支配收入”不足是主要原因,如何改变“可支配收入”不足呢?笔者分析认为与如下四个方面有着深层次的相互关联关系。
1. 澳门人均GDP世界第二就业收入中位数却低于新加坡和香港
2. 政府是否违背“外地雇员为本地雇员不足时的补充”原则
3. 经济多元化发展缓慢就业岗位不足
4. 有观点认为愧对退休人士养老金太低如果,朋友们认为笔者指出的上述几个方面有道理,可以继续看下面的分项分析。
二、澳门人均GDP世界第二就业收入中位数却低于新加坡和香港
笔者的文件夹中收藏着《2024年最富有地区排名》以及相关的一些数据,其中有全球经济体人均GDP美元计数的前20名排名:
1.卢森堡143,7402.2.澳门134,1403.3.爱尔兰133,9004.4.新加坡133,7405.5.卡塔尔112,2806.6.阿联酋96,8507.瑞士91,9308.圣马力诺86,9909.美国85,37010.挪威82,83011.圭亚那80,14012.丹麦77,64013.文莱77,53014.台湾76,86015.香港75,130……‹
《2024年最富有地区排名》可以看到澳门排名第2,高于排名第4 的新加坡和5的香港。但在《2024年平均工资最高及最低的国家和地区》排名,澳门却排在新加坡、香港之后。
1.瑞士 USD$ 8,111 2.卢森堡 USD$6,6333. 3.美国 USD$6,455. 4.冰岛 USD$6,441. 5.挪威USD$5,665 6.丹麦 USD$5,642 7. 加拿大 USD$5,081 8. 格陵兰 USD$4,665 9. 爱尔兰 USD$4,662.
10.荷兰 USD$4,581. 11.新加坡 USD$4,350. 12.列支敦士登 USD$4,321.
13.澳洲 USD$4,218. 14.英国 USD$4,179. 15.芬兰 USD$4,090.
16.德国 USD$3,984. 17.瑞典 USD$3,977. 18.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SD$3,663.
19.法国 USD$3,655 20. 以色列USD$3,608。
资料可见,瑞士登榜首每月平均工资超$6万!
若再选前20中排名中未能入榜的香港、澳门及新加坡的就业收入做个比较,新加坡2023年每月就业收入中位数为5,197新加坡元(约3.1万港元);香港以2.11万元的就业月入中位数排在第2(2024年第2季);《福布斯》杂志公布最新全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欧洲的卢森堡的澳门在就业收入中位数是2万澳门元(约1.9万港元,2024年第2季数据)排名低于新加坡和香港。
众所周知,消费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可支配收入”,而“可支配收入”的来源对就业者来说就是“就业收入”,若就业收入低了消费能力自然不足,这种不足必然影响到购物和饮食,对靠这类消费者支撑营业的澳门中小企业所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
需要说明的是,在全世界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全球工资报告》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个说法:“90%的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地区)有法定或经协商的最低工资”。
关于这点,澳门有个“组织权利和集体谈判权利原则的实施公约” 第58/2001号行政长官公告:
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已于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日通知作为一九四九年七月一日于日内瓦签署的国际劳工组织第98号《组织权利及集体谈判公约》保管实体之国际劳工局局长,有关公约将继续在澳门特别行政区适用。
行政长官根据澳门特别行政区第3/1999号法律第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的有关通知书。该通知书的中文本、与送交保管实体的文本相符的英文本,以及有关的葡文译本附同于本公告。
二零零一年十月五日发布。
行政长官何厚铧
也就是说澳门适用这个公约,《全球工资报告》中所说的“90%的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地区)有法定或经协商的最低工资”里面应该包括澳门,但澳门在“法定或经协商的最低工资”中具体操作如何?是否和一些国家与地区存在差别呢?是否构成澳门某些群体就业中位数和人均GDP世界排名存在差异的关键呢?这是个关系到政府、商家、就业者层面博弈的复杂问题,鉴于市民心中都明白的原因,笔者只希望抛砖引玉不想赘述。
三、政府是否违背“外地雇员为本地雇员不足时的补充”原则
笔者围绕“澳门解决中小企倒闭潮思路系列谈”,向行政官岑浩辉建言之二“消费卡和改变现金分享模式可暂缓中小企生存危机”一文,在本“澳思想智库”发出后,止于本篇发稿前阅读量达到了14,480,其中和建言之一文后一样出现了一些读者留言,留言者中一定数量的朋友认为政府的外雇政策致使很多本地人找不到工作,有些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没有收入是没能力消费的重要原因之一。
实话实说,外雇过多影响本地人就业的原因不在政府制定的法律政策,而在于政府相关部门是否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
澳 门 特 别 行 政 区第21/2009号法律《聘用外地雇员法》是立法会根据《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七十一条(一)项,所制定。
第二条:一般原则明文规定了“聘用外地雇员须遵守以下原则”:
(一)补充——聘用外地雇员是为了在没有合适的本地雇员或合适的本地雇员不足时,以同等的成本及效率条件补充劳动力;
(二)临时——聘用外地雇员须受时间限制;
(五)优先——聘用外地雇员须确保本地雇员优先就业,包括聘用优先及持续就业优先;
(六)可持续——当会引致显著减低本地雇员的权利,或会直接或间接引致不以合理理由解除本地雇员的劳动合同时,不得聘用外地雇员;
(七)预先许可——雇主获给予有关行政许可后,方可聘用外地雇员;
(八)特性——聘用外地雇员时须按市场需要、经济环境和产业增长趋势,对每一经济活动产业或职业类别的特性作出考虑。
看完笔者摘录的第二条:一般原则明文规定了“聘用外地雇员须遵守以下原则”中的(一)、(二)、(五)、(六)、(七)、(八)项之后,朋友们还认为特区政府制定的法律政策有问题吗?
毫无疑问,相关部门若是从细则上做到了秉公执法,把“外雇是本地雇员不足的补充”、“聘用外地雇员须确保本地雇员优先就业”、“预先许可——雇主获(政府)给予有关行政许可后,方可聘用外地雇员”这些条款严格执行,澳门本地人就业权利是完全可以得到调控和保障的。
为何市民认为外雇政策存在问题?甚至有市民认为“外雇是本地雇员不足的补充”和“聘用外地雇员须确保本地雇员优先就业”原则是否存在政府颠倒使用的问题?
毋庸置疑,当然不是,但为何市民会产生这样的理解呢?这是需要相关部门超认真检讨与反思的一个方面之同时,需要了解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日本等如何处理与本地人就业的产、行业划分规定和比例关系的。
四、经济多元化发展缓慢就业岗位不足
需要说明,笔者并不反对外雇,因为这是澳发展过程中一只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笔者撰文分析具体情况的原因在于不赞成政府执行法律政策中存在的问题部分,甚至反对政府只注重大量吸收外雇而不允许在澳门读书的内地学生,像香港政府那样允许他们兼职与留港工作获取身份,用这些人才取代部分不具投资与创业潜力的外雇份额。
澳门称谓的外雇,国际上多称为外劳,和澳门一样是任何国家和地区经济及社会全方位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在经济领域对有些劳动力不足的国家和地区来讲形成刚性依赖。但仔细分析这种依赖性是有着多层面立体化结构特征的。简单来讲可分为技术人才和体力劳动者,从澳门存在的外雇行业就业现状来看,体力劳动者用途高于人才用途,其中的部分体力劳动者相对本地人多出一些优势,例如跳槽率和薪酬成本低低、年轻、有文化、好管理等。实事求是的来说,这些利好因素并没有挽救很多中小企业远离倒闭潮,而出现的最多的利空则是影响了一些澳门人的就业,分析现像与府相关政策研究和施政团队缺乏人力资源发展与经济发展战略正确的研究结果有关。前文中笔者说过,博彩业作用下政府库房爆棚政府并不缺钱,可以利用政府主导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优势,设立一个平台,利用产业指导目录引导中小企转型升级,把不具备转型升级条件但尚可以生存的中小企业通过宏观政策设计为本地人就业的就业池。
如此以来,转型升级的中小企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一些不适应转型升级企业工作的本地人群则可以在“就业池”中工作,如此以来本地人就业问题自然不会成为很多市民怨声载道的问题,有了就业就有了收入,消费能力不管高低毕竟是有能力消费的人增加了,中小企的倒闭潮现象自然会相对减少。
说到底这是一个经济多元化发展缓慢,导致缺少新增就业岗位产生的问题,若要解决问题,经济多元化发展首先需要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方案,然后选对的人去有效落实。
五、有观点认为愧对退休人士养老金太低
按澳门法律政策规定,一个符合了所有领取退休金规定条件的澳门永久居民,若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每月只能领取到65岁开始领取上限每月3,740元月的75%,也就是2805元。
试想一下,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的人群每月可以拿到的2805元,若是折算成人民币约合2500元。若是单凭这份养老金到珠海租个一房一厅的房子住居,自己做饭应该勉强生存。但是在澳门,尤其是鳏寡人士单凭这2805元澳门币,即便不用交房租和水电费用,只考虑每日三餐介乎于28-30蚊一个的便当,加之网络、手机、石油气、交通费用等几项生存都很艰难,谈何到餐馆消费?
关于这个问题,已经很多声音在呼吁政府出台政善待这些找不到或不能工作,需要靠领取养老金度日的人士。笔者分析过,认为澳门尽管不止养老金一项还现金分享等福利,有些人士可能还会有存款,但单从养老金方面来说,即便全额3,740元其消费能力也是难以说不错,认为政府可否本着实际物价情况,以及一视同仁又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养老金,思考发放数额从60岁领取的人开始每日达到200元澳门币,否则在消费高企的澳门人单靠养老金生存是不会有合适的消费能力的。
《2023全球养老金指数报告》显示:荷兰重回榜首养老金制度的得分最高(85分),紧随其后的是冰岛(83.5分)和丹麦(81.3分);阿根廷得分最低(42.3分)。我们中国内地养老金体系指数总分从2022年的54.5分上升至2023年的55.3分,排名上升一位。在分类指数方面,亚洲养老金制度充足性和可持续性指数得分最高的是新加坡(分别为79.8分和71.6分),完整性指数得分最高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87.6分)。
该指数使用经合组织等国际机构的最新数据,从充足性、永续性和完整性三个分指数、50多个指标,评估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退休金制度,遗憾的是我没有找到澳门指数。但找到一个不一定正确的说法:任何库房爆棚却吝啬对待老年人养老金的政府,一定是一个不被老年人认为是关爱老年人,广得民心的政府。
六、总结
澳门减缓中小企业倒闭潮,需要一定的消费力,而消费力的产生需要是有支出能力,而支出能力的来源是收入,例如失业者有工作,退休人养老金提升,这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制定一套行之有效接地气的组合拳,当把外雇与本地人就业的关系处理好了,收入与支出的关系处理好了,这个向行政长官岑浩辉建言的内容就会有用。
另,澳门解决中小企倒闭潮思路系列谈中的读者留言,笔者认为批评的也好,点赞的也好,尤其是表达各自建议想法的朋友都值得感谢,但处于时间问题难以一一回复,在此想对建议笔者参选立法议员的朋友们做个回复:笔者25年前来自北京,来之前在国家机关就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研究者,并发表达过大量文章,毫无疑问笔者无论在澳门生产力暨科技转移中心还是经济财政司司长办公室工作期间,都没有停止过对经济、政治、社会民生议题方面的研究和撰写相关评论,具备做立法会议员的基本条件,但却不具备被行政长官委任和商界间选的关系条件,唯独具备的是可以参加直选的条件,关于这个条件笔者又自知不具备胜算的条件,所以,感谢鼓励不敢参加。唯独希望的是,自从澳门立法会少了爱国爱澳,有智慧、有担当、勇于直言的冯志强、陈明金、关翠杏等议员之后,除少数一直关注经济发展和民生议题并有时会有高质量声音的高天赐、宋碧琪、林宇滔等和不一一列出名字的部分议员之外,想对那些四年只在选举年才更加积极做事的议员们说,你们是否与原冯志强、陈明金、关翠杏议员相比有差距?为发挥立法会应有更好的作用,很期待冯志强、陈明金、关翠杏她们再度出山;也希望在澳门人中威信依然很高,有任人唯贤唯才格局,又懂经济的前经济财政司司长梁维特参选立法会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