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沂蒙山区孟良崮脚下,有一个承载着革命荣光的村庄——沂南县岸堤镇兴旺庄村。
这里在抗日战争时期被誉为“沂蒙西大门、战斗堡垒村”,1942年被鲁中军区党委授予“人民靠山”锦旗,在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中荣获“渡江支前,无上光荣”锦旗。自1982年到2014年,马献才连续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三十二年,以沂蒙人的实干精神,带领乡亲们艰苦奋斗,谱写了村庄发展的壮丽篇章。
青春淬炼:从团干到党的后备军
马献才,1952年11月24日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村家庭。1972年,20岁的他担任村团支部宣传委员,1975年春挑起团支部书记的重担,同时兼任第三生产队队长。
面对73口人的生产队,他积极创收:组织做豆腐、饲养40头肥猪、购置毛驴推磨,工日值达0.72元,社员无需交钱还能分红,赢得广泛拥护。他还带领青年团员办扫盲班、建夜校,组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学习语录、排演样板戏,并创作反映身边人、身边事的节目,有力推动了村务工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在创收方面,他点子多、干劲足:承包供销社提货任务,用独轮车往返20里路运送货物;1975年起组织采摘槐树叶售卖;开展平坟种豆、拾粪竞赛等活动。这些收入解决了夜校汽灯燃油、宣传队乐器购置等问题。
1975年,村里迎来“知识青年”并给大队院通上电。当村书记提议将柴油磨面机更换为电动机时,团支部慷慨捐出2000元积蓄。至1978年交接时,团支部仍结余4500多元。
作为党的得力助手,马献才带领团员青年组成突击队,在“三秋”生产、植树造林、“农业学大寨”等活动中冲锋在前,是书记的好帮手,名副其实的“党的后备军”。
接棒振兴:传承荣光 开创新局
兴旺庄村拥有深厚的革命传统,村两委班子老中青结合,十分团结。1938年12月党支部成立,由村里第一名党员马保甫担任书记,立即组建“自卫团”“农救会”“妇救会”“识字班”“庄户剧团”等组织宣传抗日。
1982年,马献才接任兴旺庄村书记。当时,老书记马奉才59岁让贤,全村党员投票选举,他全票通过。尽管他觉得自己年轻,不能胜任书记一职,但在公社领导和村里老同志的劝说下,还是答应先干一届,这一干就是三十二年。
兴修水利 抗旱保收
兴旺庄村是典型的丘陵地带,西邻岸堤水库,北靠东汶河,村中、村东也有两条季节性河流,但水利设施薄弱,近两千亩土地靠天吃饭。
1984年,村里成立打井队,在村周及田地中打机井41眼,成功6眼,解决了近1000多亩地的灌溉问题,庄稼增收60%以上。1990年,时任山东省委副书记高昌礼题赠“兴旺庄再展英姿”牌匾并拨付19万元抗旱专款。随后,村里在汶河岸边打了大口落盘井,又陆续建成多眼大口井,使全村90%的土地成了水浇田。
水利改善后,他号召村民发展蔬菜大棚,带领村民到辛集镇参观学习种植技术,规划了40亩水浇田承包经营,并建设了蔬菜交易市场。
发展林果 壮大经济
1986年冬,响应发展商品经济的号召,村两委决定发展苹果和山楂。当年冬完成土地整理,1987年春全部栽植,并配套机井。1993年,村西岭地又规划320亩栽植优质苹果,1994年,采伐198亩刺槐林更换优质板栗承包到户。林果种植显著提高了村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兴办企业,拓宽财路
八十年代末,周边二三十里内无砖厂且建房需求旺盛,村两委决定筹建砖厂。1988年,在西南岭规划出40亩地,试烧成功后开始筹建。
马献才争取到济南钢铁厂的支持,济钢免费支援一套年产3000万块砖的老设备,并派专家建砖窑。1989年砖厂投产,解决了70多人就业。2014年,砖厂结束历史使命,村里引进“山东旭烨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村收入得到保障。
盘活资源 转型光伏
村北、东汶河南岸以及村东河西岸约有1500亩刺槐林,经济效益低。1983年起,马献才力推树种改良,至1999年完成改造。2013年后,因下游采沙河滩树木枯死,村两委决定采伐林地招商引资。
马献才顶住某些企业采沙的诱惑,最终瞄准光伏发电项目。经考察后,2014年春与山东力诺光伏高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同,收益按村集体三成、村民七成分红,年收入远超种树收益。
兴建农贸 重兴集市
兴旺庄历史上曾有集市,1958年取消。1995年,马献才力主恢复立集,定于“四、九”日。集市重开时盛况空前,带动了省道两侧商业开发。1995年,兴旺庄成为岸堤镇第一个通电话的村。2009年,建成“兴旺小区”,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筑路架桥 畅通民心
马献才任职期间,在村中河段新建五座便民桥。他深知修路的重要性,1993年,组织村民铺设路基,使兴旺庄成为全县首个通沥青路的村庄。
此后,他又带领村民修建了多座桥梁和道路,如“连心桥”“振兴路”“兴旺路”等,还建成了“兴旺广场”,清理河道,修建拦河坝,使兴旺庄内外道路四通八达。
重教兴医 惠泽桑梓
马献才高度重视教育,1982年,村里创办重山公社首个幼儿园。1986年起,多次修缮、新建校舍。1998年,联系企业改建校园,建成标准化“胜利希望小学”。
1994年,原完小旧址改建为岸堤镇卫生院西医疗区,后又两次改建,方便了群众就医和老年查体。如今,兴旺庄村民享受多项福利,村集体收入大幅提升。
薪火相传:选好接班人 树起新榜样
1976年11月入党的马献才,1995年成为全县首批从农村书记招录的公务员,任岸堤镇党委委员。2013年成立兴旺社区后,兼任社区总支书记。2014年换届时,已任职32年、62岁的他主动请辞村书记职务,只任社区总支书记他向组织推荐了支部委员胡法建。胡法建1984年进村委,1987年入党,作风正派、忠诚担当、务实肯干,群众基础好。在马献才的悉心扶持下,胡法建迅速成长。马献才不仅帮助解决遗留问题,更在胡法建工作遇挫时耐心指导。胡法建亦尊重老领导,重大决策必先沟通。如今,胡法建已成为优秀村书记,荣获临沂市“三八红旗手”“最美基层妇联人”“十佳沂蒙女支书”“王传喜式好支书”等称号,并当选临沂市党代表。马献才的成功交班成为沂南县典型,获时任县委主要负责同志的高度评价,2014年11月被山东电视台“齐鲁先锋”栏目报道。他本人于2017年当选沂南县委候补委员、临沂市党代表。
老骥伏枥 余热生辉
如今,74岁的马献才虽鬓发斑白、皱纹深刻,却依然精神矍铄。作为覆盖八个自然村(4650人,192名党员)的兴旺社区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依然每天准时上班。除会议外,常骑电动车深入各村,检查工作、解决问题,或奔波于镇上争取项目支持。近年新冠疫情期间,他身先士卒,靠前指挥核酸检测、路口值守、人员隔离等工作,废寝忘食。每年汛期,必提前排查水库塘坝隐患,雨后第一时间巡查灾情。
他如同一台永不生锈的机器,为党的事业、人民的福祉,不知疲倦地奉献着光和热。马献才勤恳敬业,成绩卓著,先后获评“沂南县劳动模范”“沂南榜样”“临沂市道德模范”“临沂市优秀村委会主任”“临沂市文明家庭”“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兴旺庄村也荣获临沂市“九间棚式”党支部、“沂蒙红色堡垒村”“文明生态村”以及“省级卫生村“省级文明村”“全省民主管理示范村”“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